阅读记录

第126章 尚书之问[1/2页]

寒门仕子 佯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话说齐誉,他正恪守己任地在都堂内正襟危坐,看起来一副任劳任怨的模样。

 做做样子嘛……

 齐誉自然知道,自己是没有资格陪同领导们视察工作的,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

 此外还早高度警惕,千万别被领导抓到了什么把柄。

 正佯装着认真地查阅卷宗,忽见一个衙役心急火燎地跑过来了。

 他手脚利索,拽起齐大郎转身就跑,嘴里作着口齿不清的解释。

 什么?

 兵部尚书张大人点名要见我?

 所谓何事?

 不知道?

 面对一问三不知的衙役,齐誉心里头有点彷徨起来。

 从明面上来说,尚书级的大员点名要见一个七品小官,怎么看都是很古怪的事情,不合理呀!

 找我干嘛?

 是训诫?还是褒奖?

 一时也猜不出来呀!

 也罢,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坦然面对。

 不一会儿,就来到了马场上。

 现是见了礼,而后,齐誉就表面轻松但内心警惕地走到了张程东的身前,恭礼说道:“尚书大人差人唤下官前来,不知有何吩咐?”

 “哦……你就是齐誉?”

 “回大人,是!”

 张程东很和蔼地说:“之前,曾在金殿传胪时匆匆见过你一面,如今一晃数月过去了,老夫都差点没认出来。”

 这几句开场白说得倒也和气,没有半点的生硬感。

 但是,齐誉却泛起了不解。

 正常情况下,不应该是趾高气扬再加俯视的那种姿态吗?

 怎么变得平易近人了?

 莫非,这其中有什么缘故?

 果然!

 张程东呵呵一笑,说道:“本官这次找你并无他意,只是想当面感谢你的过往功绩。”

 感谢?还功绩?

 这从何说起?

 此话一出,所有人的心里都是划满了问号。

 齐誉也是听得一脸愕然,一时不知该如何答话。

 不过,老尚书接下来的一席话就做出了相关解释。

 “去年时,你曾通过陆巡抚向朝廷进献了狼牙筅,老夫拿到图纸之后,立即派麾下连夜打造了试验品,后经测试,此筅的威力巨大,确实很不凡。”

 顿了顿,张程东又接着说道:“由于是老夫的竭力推荐,吾皇也重视起来,遂急令工部连夜批量打造,以为我军前线亟需……在今年的和倭寇数次的交战中,此筅更是大显神威,几度重挫扶桑流寇,数月之内就捷报连连!……”

 “昨日时,前往前线犒军礼部侍郎回来曾说,就在一个多月之前,我军有一位名叫戚景的猛将,他身先士卒奋勇杀敌,最后他手刃敌酋,屠戮敌寇两万余人,生擒俘虏五千之众,这是我大奉抗倭以来取得的最大的一次胜利。圣天子在高兴之下,昨天晚上大宴群臣,期间,特地大赏了我们兵部上下,嗯,今上也顺便提了一下你。”

 原来如此!

 果然是振奋人心的大喜事!

 关于礼部南下犒军这事,早之前就曾听殷俊说过,只是没想到又有大捷同来。

 更没想到的是老朋友戚景,他居然还手刃了敌酋,建立了这等不朽的功勋。

 果然是铁血好男儿!

 好样的!

 齐誉也听得是热血沸腾,不由地摩拳擦掌起来,仿佛上战场的就是自己一样。

 ……

 稍息片刻,张程东才道:“若要细说起来,这抗倭的大业之中,还有着你的一份微薄功劳。”

 微薄功劳?

 哦,是了是了,有功劳不都是领导的吗?

 能提到自己的名字就已经很不错了。

 这话没毛病。

 齐誉也连忙回了句场面话:“扶桑贼寇凶残成性,戮杀我族无数同胞,但凡是我华夏子民者,无不

第126章 尚书之问[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