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29章 他山之石[1/2页]

寒门仕子 佯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战争,是残酷和血腥的。

 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战争也是一种正义的‘象征。

 纵观整个华夏历史,除了东晋那段特殊的岁月之外,基本上所有的战争都是打着‘欲伸大义于天下的名头开打的。

 即:君王或者势力集团在发动战争之前,都必须要具备一定的理由,如此才可出师,这也就是常说的师出有名。

 无缘无故地大兴无名之师,基本上都不会好的结果。

 由此就不难看出,百官们阻止皇帝兴兵山东府讨伐,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假设,有一天和燕王正面对垒,己方师出何名?

 从现实的角度上来看,这场战争确实不能这么直接发动。

 入仕后的这段时间,齐誉也在不断的耳濡目染之下,对国家当下的战略方针有了大致上的概念。

 北方大修长城以拒鞑靼和瓦剌,而南方则是派遣重兵平息倭乱。如今北方暂稳,南方暂平,再剩下的就是这个心腹大患——拜帝教了。

 是啊,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腐骨之毒,必须除之!

 这么一来,在现实上就产生了矛盾,即,这仗很必须要打,但是却又出不了兵。

 皇帝也犯难了。

 想到此,齐誉幽幽一叹,道:“俗话说,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再看这些大臣们,他们不仅没能给皇上您分忧解难,还老是给您的心里添堵,真是一群尸位素餐之人。”

 这句话,却是真的说到皇帝的心坎里去了!

 而且,还产生了共鸣。

 “是啊!满堂朱子贵,却无一忠臣!”

 嗯?

 瞧这话说得~~

 齐誉急忙接过了话,道:“皇上,您这满堂朱子贵之中,却是不包括微臣的。”

 皇帝一怔,笑道:“这么说,你是站在朕的立场上的?”

 “当然!”齐誉不假思索地点头,又道:“皇上,微臣认为,群臣们的观点和妇人之见无异,严重脱离了现实。韩非子有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而拜帝教就是这一种顽固的害群之马,若不能尽快将其斩草除根,不久的将来,必定会伤及我大奉社稷的根基。”

 “唉……”皇帝渭然一叹。

 虽明知他只是个七品芝麻官,没有那安定社稷的大本领,但这话听在耳朵里,却是大为受用。

 不由得,皇帝又仔细地打量了他几眼:初见他时,总觉得他身上有股子奸佞之气,现在来看,似乎还是有些忠心的嘛,难道是朕看错了?

 “齐爱卿有着拳拳的爱国之心,精神上也确实可嘉,只可惜你入仕的时间太短,尚无能力替朕分忧啊。”

 接下来该怎么回答?

 进谏?

 毫无疑问,此时是献计献策的绝佳时机!

 机会稍纵即逝。

 抓住!

 于是,齐誉挺了挺胸道:“恕微臣斗胆,皇上这句话却是说错了,在微臣看来,即使不兴兵讨伐,也能用其他方法瓦解掉拜帝教。”

 “哦?”

 不动兵就能成事?

 这可能吗?

 在皇帝的主观上来看,自然是不可能相信的,他不过一芥寒门入仕之人,能有什么高论?

 可反过来一想,又觉得不能太小看他,不说别的,就单论那个破敌奇兵狼牙筅,不就是他捣鼓出来的吗?

 嗯?

 莫非,他真有什么高论?

 很有可能,要不然,他怎么会那么笃定呢?

 皇帝虽然心里困惑,但表面上看起来还是古井无波的,只是貌似不当真不当假地问了一句:“爱卿说得如此笃定,莫非心中有策?”

 齐誉忙道

第129章 他山之石[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