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89章 无意甩锅[1/2页]

寒门仕子 佯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话说齐誉随着黄飞进宫面圣,二人不敢丝毫耽误。

 好在早就备了马,来往非常便捷。

 沿途中,齐誉开始旁敲侧击,探起了黄飞的口风,以解心中困惑。

 于是,齐大人便排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陛下突然召见自己,莫非是对这十万两银子的来路存疑?

 如若不然,又为何密宣自己呢?

 对此,黄飞很坦诚地回答说,自己确实不知,指天发誓。

 不过,他倒是说了一些自己了解到的朝堂消息,以供齐誉参考。

 他说,自打皇上返京以后,就一直没有上朝,而朝政事务,依旧全由内阁大臣们自行处理。

 对于此,大臣们不仅没有提出异议,还都很贴心地表示了理解。

 当然要理解了!

 要知道,皇上正值血气方刚的年龄段,这一出征就是一年多的时间,而在他的身边,却连个母苍蝇都没有飞过,这谁能受的了?

 憋了这么久才等到了开荤时刻,不得在后宫里殚精竭力地奋战一番吗?

 什么?

 陛下居然如此纵欲?

 黄飞摇摇头,直接否认了这个说法。

 齐誉开始怂恿起来,再行试探。

 背后议论君上,黄飞确实没有这个狗胆。

 不过,他还是很隐晦地回了一句:“大臣们确实是全都猜错了,这几天里,皇上每日都在斗鹌鹑解闷,从来没有踏入过后宫半步,哪来的纵欲过度一说?”

 解闷?解什么闷?

 莫非还是在为如何处置燕王的事情而烦恼?

 嗯,似乎也只有这事了。

 ……

 养心殿中,眼神忧郁的皇帝正对着三幅画怔怔出神。

 他不言不语,似在思量着什么。

 这三幅画不是别的,正是齐誉当初在永川时绘制的全套《岁寒三友》图。

 从易主的角度上来看,此画还颇一些传奇色彩。

 在最初时,它是被吴晚荣之父吴德利老员外携带着进京,却不料,他在途中遭到了拜帝教的谋财害命,于是,这三幅画又落入到了燕王的手里。

 而在燕王投降以后,皇帝又抄了他的府邸,自然而然,这三幅画又落到了天子的手里。

 皇帝这是在欣赏吗?

 并不是!

 要知道,皇帝本就是丹青圣手,他在绘画方面的造诣上完全高过齐誉一个档次,所以,这三幅画的画工并不能吸引到他,他所关注的,乃是画上的三枚印章。

 那些章分别是:燕王、赵王、庸王。

 奇就奇在了庸王上面。

 为什么这么说呢?

 庸王的封地相当遥远,处在了南越之地的羊城府,相隔千山万水的他,怎么会和鲁、豫之地的二王产生联系呢?

 不对劲!

 要不,派人过去查上一查?

 对,绝不可疏忽放过!

 皇帝苦思正沉,忽听门外禀报道:齐誉求见。

 宣!

 “微臣参见……”

 “免了免了,坐吧。”

 “喏!”

 坐定后,齐誉缓缓地抬起了头,第一眼就瞅见了自己的那三幅作品,而当他注意到那三枚印章时,也如皇帝一样陷入了困惑和不解之中。

 皇帝也瞄了一眼那画,而后笑道:“真是没有想到,齐爱卿还和藩王之间大有缘分。”

 呃……

 这可不是什么好现象啊!

 得赶紧推掉嫌疑。

 齐誉忙用事实为自己辩解道:“陛下误会了,微臣在作这三幅画时不过是秀才之身,哪里高攀得上王爷的门楣?”

 也是!

 皇帝本就没有怀疑,听了之后自然更加放心了。

 这,只是巧合而已。

 释疑后,皇帝也不遮掩,直接问道:“见到此画上的赵王章,朕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想要问问爱卿。”

 齐誉忙回道:“那就请陛下示下。”

 “嗯!朕一直都没弄明白,赵王送给张程东十万两银子的密事,你又是如何知晓的呢?”皇帝见齐誉发愣,又语气缓和地解释道:“爱卿不要误会,朕并没有怀疑你的忠心,而是此事实在费解,朕越想越是困惑,故而召你来问。

第189章 无意甩锅[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