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18章 齐誉变衰[2/2页]

寒门仕子 佯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啊……

 琼州辖内的各地方官无不深感恐惧,心里发毛,生怕自己一不小心就成了落马的下一位,全都夹起了尾巴低调做人。

 说难听点,真若要查,谁还没点问题呀?

 赶紧的,全都给老子打起精神来,好好表现。

 齐大人不是喜欢以深入群众吗?咱们也跟着效仿。那啥,都注意啦,不到日落西山,谁都不许回来喝茶。

 效果奇佳,没过几天的时间,官府的口碑就大为改观了。

 见官府有作为,老百姓们也重拾了对生活的信心,与此同时,还高赞齐大人是个好官。

 这句简短的评价,虽然不带任何修饰,却是最为客观的。

 齐誉的正面形象算是基本上树立起来了。

 但是,他给人的视觉印象却是日况愈下。

 为何呢?

 因为,齐大人他‘变形了。

 咳咳,这里的变形不是指金刚那种。

 按照彭夫子的话来说,在刚来琼州的时候,齐大人还是白白胖胖的,你看这才过去了多久,他就被公务磋磨的又黑又瘦,前后判若两人。

 相比彭文长的说词,老百姓的比喻更为形象,他们言:齐大人这是由白面馍变成黑窝头了,此外,还有点干巴。

 “咳咳!”

 齐誉听得心里膈应的慌,不禁自问:风流倜傥的我,真得变衰了吗?

 切,这怎么可能?

 我偏偏不信!

 铛!

 齐誉赌气地不去看镜子,怅然若失地步出了官宅。

 才出门口,就见谭俊彦迎面跑来,他兴致冲冲道:“大人!好消息!省府的救济粮到了!”

 “啊,这太好了!”

 说罢,二人就一前一后奔了出去。

 刚刚出了府衙的大门,就恰巧遇到缓缓而来的运粮车队。而彭文长,则是在跑前跑后地指挥着调度。

 粮,在现在这个时刻,绝对属于是敏感词。同时,也是最吸引眼球的东西。

 瞧,在粮队的两侧,聚满了围观的群众,从他们淳朴的笑容中不难看出,他们对于粮食是多么的渴望。

 有乡老说了,数日前时,知府大人曾亲口对大家说过,不日之后即有大米干饭吃,你看现在,果然有粮运到。

 齐大人说话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怎么会诓人呢?

 只有诚信,才会信任!

 齐誉掩着激动,和百姓们打着招呼,而后忙对彭文长问道:“这有多少粮?”

 “约三十万石!”

 嗯……

 这个数说多不多,说少不少,如果按照琼州三十万人口均分的话,每人差不多分到六十斤的样子。

 呵呵,终于可以顶上一阵子了,后面就是等待朝廷的赈灾粮了。

 现在粮食已有数量,再也用不着以粥济民了,甚至可以‘大方一点,直接开仓放粮,交到百姓手里。

 善!

 就这么办!

 谭俊彦得令后,按照户簿上各属县的人口状况进行分拨。彭文长则是指挥着衙役,装车捆绳,准备连夜运输。

 这些工作繁琐而又沉重,所有人都忙活到了深夜。

 还没来得及休息,便见工房经承任煜来报:“齐大人,属下已经按照彭先生的吩咐,向百姓们借调了五百艘渔船,现已集结完毕。”

 什么渔船?

 齐誉在恍然大悟后,不由得自拍了一下脑门,嘴里也苦笑起来。

 真是忙晕了,连自己作出的安排都忘记了。

 明日便是和黄飞约定的第七天,也就是迎接哈里‘大军渡海的日子。

 这事不能耽误!

 齐誉看了看疲倦的老夫子,不落忍地说道:“彭先生,我看你也累了,不如留在家里做些休息,此行由我亲自前往。”

 彭文长却是摆摆手,断然拒绝道:“大人的此话差异!您是琼州府的父母官,紧急情况下必须留在府衙里坐镇,岂可被外来的琐事牵扯?此行还是由我前往,你不必动,呵呵,我这身体老当益壮,不妨事的。”

 齐誉还想再劝,听他又道:“不必挂心,我在船上又不是不能歇息,睡一觉就养过精神来了。”

 “好吧,那就有劳先生了。”

 ……

 次日一早,齐誉便率着几个随行的衙役骑着马奔去了码头,准备迎接哈里一行的到来。

 码头年久失修,但勉强还能使用。

 阳光下,海风扑面袭来,同时卷起层层波涛,拍岸之声不绝于耳。

 齐大郎辽望着茫茫南海,有感而发诵道:“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歌以咏志。”

 感慨间,忽见海平面上涌现出了一片集聚的小黑点,正由远及近地顺风驶来。

第218章 齐誉变衰[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