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634章 天子纠结[1/2页]

寒门仕子 佯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就目前来说,京城的朝堂里弥漫着一大一小两种压抑气氛。

 大的是蝗灾阴云,小的是扶桑来犯。

 或许有人说了,为什么可怕的战争反而排在了蝼蚁般的昆虫之后?

 这个观点,乃是以真知灼见作为基础,并非是胡谄般的信口开河。

 大儒们皆认为,异族来犯的结果,无非是被掠夺掉一些资源,可若是农业收成全都尽失的话,那就直接动摇到社稷的根本了。

 两者孰轻孰重,完全一目了然。

 当然了,朝廷的水师也得给力,必须要把来犯的扶桑军阻挡在沿海一带,倘若被他们成功登陆并侵入到腹地的话,那可就不是资源被掠这么简单了。

 眼下的第一要务,就是赈灾济民,只有做好了安内,才能更好的攘外。

 一提到赈灾,户部尚书的眉头就不禁紧皱了起来。

 眼下是要粮粮不够,要钱钱不多,你说这个家该怎么当?

 要不是把战时的储备粮全都拨给漠北的话,现在也不会面临如此尴尬。

 要不,再去找戚景要回来些?

 开玩笑,这可是皇帝御拨,君无戏言,如何开得了这个口?

 现在看来,也只能去想其他办法了。

 然而,在这个关键时刻,二傻子齐誉公然地站了出来,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此时的户部尚书确实是非常开心,但是,他却不敢表现出来。

 他那样子,都快要被憋出高血压来了。

 哦?

 为啥非要忍着呢?

 也没别的,主要是因为圣心不悦。

 为了避免类似于公羊玉成被斥蠢货事件的再次发生,老尚书特意察言观色,认真揣度了一番,但见势头不对,他选择了马上闭嘴。

 那么,皇帝又为什么不悦呢?

 还不就是因为这场蝗灾引发出的‘罪己诏给闹的。

 所谓罪己诏,是指帝王在朝廷出现问题、国家遭逢天灾、政权处于危机时,所公开布告的自省或是自讨文书。

 通俗一点来说就是,九五之尊的皇帝要向全天下的老百姓做出书面形式的自我检讨,如此诏中所云:朕因失德,才遭此祸,永思蝗咎,在予一人……

 由此不难看出,这种检讨方式属于是一种自损形象之举,这对于极度爱惜羽毛的今上来说,无疑是一种心理层面的核弹级打击。

 这个比喻,确不为过。

 就皇帝本人来说,美玉无瑕的好声誉,已经成为了他当下的第一政治追求,为此付出,不遗余力。

 若没有好的声誉,如何封禅于泰山?若不封禅于泰山,如何去比肩古之明君的秦皇汉武?

 现在可好了,竟然要降下让朕难堪的罪己诏,你说这事恶不恶心?

 单从字面上来说,你都自称是失德了,哪还有脸再轻言封禅?

 即使再言,起码也要等个两三年的时间,这波舆论一日不息,负面影响就会一直存在。

 强行封禅?

 绝对不行!

 那样做,不仅会被天下文人所诟,而且还会被铁面的史官载入到史册之中,最终均为子孙后代谈论的笑柄。

 像这种事,绝不能干。

 户部尚书见天子郁闷纠结

第634章 天子纠结[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