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四十九章 干一场大的[1/2页]

我家王爷真稳健! 火红大辣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乾和四皇子从茅庐出来,算是对孙明山彻底死心,这家伙是真不问世事了。

 站在太极殿门口。

 “老二喜欢军武,老三爱跟官僚打交道,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李乾突然发问道。

 四皇子低头,回道:“儿臣不知。”

 李乾用指头点了点他,长吁一口气,“你啊,总是喜欢懂装不懂,你岂会不知。”

 老二李吉荣本在兵部任职,常年在京城,朝中自有人脉,然而在军中,他却缺少人气。

 所以他要拉拢军中武官。

 老三李承基本是带兵的将军,军中威望很高,但常年不在朝,跟朝中百官都生疏。

 所以他要拉拢朝中百官。

 他们都是在补不足,都想着要把军政都握着手心里。

 这样一来。

 军政都被老二和老三瓜分了。

 那么老四干嘛?

 “你志向何处?”李乾直白的问道。

 四皇子想了想,回道:“儿臣以为,李怀在凉州大行工农,可值得借鉴。”

 “你要干实事?”李乾诧异的问道。

 四皇子点头,“自古以来,要么重农抑商,要么重士抑商,然农工商士四体为社稷之根本。”

 “没有农,就没有饭吃,没有工,就没有衣穿,没有商,市场就不流通,没有士,民众不得开化。”

 “如果说把四者结合在一起,工农业蓬勃发展,势必会使国家变得强大。”

 李乾赞许的看了他一眼,说道:“你的想法不错,然而实行起来,怕是阻力不小。”

 “李怀能,我们为何不能?”四皇子笑道,难道叔叔还真不如大侄儿?

 李乾犹豫了片刻,“那就试试吧,你即日去工部任职,咱不能给你太大的权利,先从工部郎中做起吧。”

 “儿臣谢父皇!”四皇子欣喜道。

 李乾挥了挥手,示意他可以走了,看着四皇子出去的背影,他不由得叹了口气。

 “李怀这憨孙,非逼着所有人都不能安生。强则强,弱则亡,还真他娘有几分道理。”

 李乾笑呵呵的转身进殿,他不怕会有什么变动,正如他不怕李怀有十万大军,且大行专制,整个凉州仿佛像是一个小国。

 因为他是李乾,虞国的开国皇帝!

 士族的纠纷,儿孙之间的猜疑,社稷的动荡,都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所有的一切都没有外族的入侵残杀可怕,所有的一切都没有民族的昌盛伟大。

 风雨要来,那就来的更为猛烈!

 李乾再度来到茅庐,找到孙明山,直言道:“朕要广开寒门,他们都办不到,你行!”

 孙明山缓缓的抬起头,脸上流露出崇敬而悲悯的神情,深深一鞠躬。

 “遵旨!”

 ……

 神武二十年,春!

 李怀巡视完陇西郡回来,陇西城已经建好,周围的牧场和马场也都完善。

 预计三年之内,就可以补齐凉军所需全部军马。

 凉城也修建了一半。

 关于新一年的任务,李怀做的指示就两个字。

 修路!

 不仅仅是旱路,还有水路。

 同样预计是三年,要彻底完善凉州的南北交通,尤其是战略后勤要道。

 还要开渠引水,开垦更多的良田,北地郡和陇西郡有大片的肥沃土地。

 如若不开发出来,那实在太浪费了。

 李怀要使凉州变成第二个江南。

 上官可可不由得叹息。

 凉州赚的银子是不少,可花的也多了,这银子总是在兜兜转转,没一个定数。

 更为重要的一点。

 凉王宫也要开始修建了,图纸已经画好,材料也在准备,凉城建好之后,马上就开始动工。

 但最为重要的是……李怀要去长安,这是在去年秋天就定下来的。

 出发之前,桃渊小院。

 杨冬靠在李怀的怀里,舒心的晒着太阳,整个人都懒洋洋的。

 凉军大练兵在前一段时间就结束了。

 她本该半个月前就回长城,李怀却以冰雪初化,路不好走为由,强留了她半个月。

 现在不行了。

 杨凌云发信使来要人了。

 “她也是真小气,她那么多副官,把你送给我有什么不行。”李怀郁闷的说道。

 有了杨冬,省下多少烦心事。

 真想把她霸占!

 “王爷没有杨冬,还有上官王妃,还有小碗她们,大将军就没这么好运了。”杨冬温和的说道。

 杨凌云在长城是孤独的,每一个人都感觉的到,她的青春年华,都在戌守长城。

 身边连一个说话的人没有。

 李怀也只是抱怨几句,他可没胆量真抢杨凌云的人,全天下能让他感觉到害怕的人没几个。

 杨凌云必定是其中之一。

 “你说什么时候,我们才不用身不由己?”李怀感叹的问道。

 “北荒不敢南望之时。”杨冬回道。

 那得等到什么时候。

 他们平淡的度过一天。

 次日。

 杨冬收拾好了行装,带上从长城带来的军官,准备启程回长城。

 临行之际。第二百四十九章 干一场大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