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三百零七章 炮击!炮击![1/2页]

我家王爷真稳健! 火红大辣椒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几天后。

 凉州通往关中的大道上,千车万马出凉州,这是时代的更替,社会的变迁。

 就以当世,没人能说李怀是对的,也没人能说他的错的,历史最为重要的依据,是结果!

 成王败寇!

 申屠宰奉命在关中迎接,他发出的两封信,都收到回信了,李怀自不用说,完全就不领他的情。

 李乾的回信,更是把他劈头盖脸的臭骂了一顿,令他不要顾虑,凉州出来多少,他就迎接多少。

 不管怎么说。

 这次的世家逃离,对凉州肯定是有损害的,最少让凉州的经济倒退了一大步。

 但对虞国是有利的,世家带出来的技术,和凉州工业经验,能加速整个虞国的工商发展。

 好巧不巧。

 这一切刚好跟四皇子提出的‘学凉州搞工商正好媾和,他反倒成了最大的受利者。

 然而,在这千车万马的洪流之中,竟有一叶‘扁舟逆流而行,整个队伍约二三十人,穿着普通老百姓的布衣,拉着几辆农用板车,装的全部都是书籍。

 申屠宰看他们像是逃难的,估计是想去凉州分个几亩田地,故而没有阻拦他们,也没有必要阻拦。

 他们很轻易就进入了凉州。

 ……

 另一边。

 凉州巨变的消息,也传达到了西域,淳于越都快笑死了,他还没打过去,他们自己人先拆了台。

 就是有一点奇怪。

 凉州发生了这么大的事,李怀还陈兵在陇西和河西,似乎对后院的事完全不上心。

 他们哪里明白李怀的心思,秋收后的农田不烧干净,来年的耕田怎么肥?

 淳于越高兴归高兴,但经过景泰之败,他也没敢小看李怀,没有急于出战。

 他需要等一个人的话。

 ……

 凉城,王庭。

 没有李怀,还有上官,还有葛良,黄明辉,还有一干太子旧部属臣。

 上官可可把他们都召集起来,就以凉州面临的两大问题,开了一次大会。

 一是世家出走,留下的烂摊子问题,二是当前战争随时可能爆发的问题。

 葛良和黄明辉这次意见出奇的一致,都主张把这两个问题,变成一个问题。

 那就是把世家出走留下的人,整合起来,用于凉军的后勤运输工作。

 这一点得到所有人同意。

 但细分下来的问题,就有了争议。

 黄明辉认为以防万一,趁着秋收接近尾声,主张临时组建二十万民兵,听候调用。

 葛良则有别的打算,李怀离开之前,给他交代过一件关于凉州经济发展的事。

 那便是发展乡镇经济。

 把自凉州被封禁之后,堆积的商品,转到乡镇售卖,以此快速的恢复经济。

 同时为了便民,贵重货物一律按额给补贴,补贴之钱,全部由凉州财政出。

 并且,还要加大力度搞工业发展,甚至李怀要把军器司下放到民间。

 可以慢慢的来。

 就比如可以先把军装,军用生活品,还有一些比较容易军用器材下放。

 慢慢的,最终把大炮的生产和研发都交给民间。

 李怀还特意强调,一定要等把旧世家赶跑之后,然后才能干些事。

 当时,葛良注意到一个细节,问了李怀,“什么叫旧世家,难道还有新世家?”

 李怀笑着回答他,“如果说有钱有势就算是世家,那么世家永远不会灭绝。我们要做的,就是发展对凉州有利的世家,打倒喝血吃肉的旧世家。”

 这才是李怀要把世家赶跑的真正用意,他们不走,民间就没有机会诞生新世家。

 民间要没机会,谁给凉州造枪炮?谁来搞研发?

 打破封建的禁锢,得到升华的新生。

 创造一个崭新的社会!

 话说回来。

 组建民兵要钱,经济下乡要钱,发展工商业要钱,打仗就更要钱了。

 上官可可摸了摸口袋,就算她口袋里有一个金库,这钱也不够用啊。

 李怀这摊子铺的太大了!

 可是。

 凉州还有回头路吗?

 上官可可犹豫了片刻,抬头说道:“工商要搞,经济下乡也要搞,这两个事,不能打任何折扣。”

 葛良一拱手,“谢王妃!”

 “葛大人别谢我,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凉州百万户子民,这是不可推卸责任!”上官可可淡漠的

第三百零七章 炮击!炮击![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