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
楚临这才注意到,每圈超导线圈都由十一颗刻满凹槽的银珠串联而成,正是明代算盘的样式。最内层的银珠上刻着铭文:「万历四十八年锚定,年息十一,时空不逾」。
量子冰芯的扫描结果让现场陷入死寂。核磁共振显示内部封存的是人类脑组织,海马体突触结构保存完好。碳十四测年锁定在1620年——正是短命的泰昌帝朱常洛驾崩那年。更令人毛骨悚然的是,冰芯内部检测到大量量子比特编码,破译后的信息竟然是现代美联储2023年的利率决议文件。
"时空债务..."楚临想起铱珠投影中的协议。他戴上低温手套,小心触碰最外层的超导线圈。银珠突然开始自旋,在绝对零度环境下毫无阻力地加速。线圈之间迸发出蓝色电弧,在空中交织成复杂的三维结构——一个标准的金融衍生品定价模型。
王磊突然惨叫一声。他的右手无意间碰到了量子雾的残留,指尖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老化"。皮肤迅速皱缩、钙化,最后变成灰白色的粉末飘散。但奇怪的是,他声称感觉不到疼痛,反而有种诡异的解脱感。
"是时间贴现。"楚临盯着自己手套上同样开始结晶化的部位,"这些线圈在量化时间价值...用生物熵增作为利息支付手段。"
随着更多超导线圈被激活,钻井周围的空气开始扭曲。楚临看到悬崖边的野草正在经历疯狂的生长枯萎循环,每完成一个周期就有一圈新的电弧在井中亮起。监控设备捕捉到强烈的阿哈罗诺夫玻姆效应,证明这个装置正在扭曲局部时空的拓扑结构。
"楚博士!"地质组的张教授举着平板冲过来,"刚收到北京同步辐射中心的紧急通知。他们用铱珠数据反向推导,发现这个装置是..."
一阵刺耳的量子噪声淹没了后半句话。所有电子设备同时黑屏,钻井中央的克莱因瓶冰芯突然变得透明。泰昌帝的脑组织切片中,有个微小区域开始发光。当放大倍数足够高时,楚临看清了那是什么——
一个完整的德堡银行伦敦总部大楼的量子全息图,包括地下十一层金库中那些跳动的心脏。每颗心脏表面都刻着相同的铭文:「利率十一,生死不逾」。
悬崖开始崩塌。在坠落的瞬间,楚临看到自己的怀表指针疯狂旋转,最终停在11:11:11。最后的意识里,他听到一个声音在重复张居正奏折里的句子:
"岁不足则时补之,时不足则命补之..."
第三章:冰封协议
量子冰芯突然爆发出刺目的白光。楚临在坠落中下意识抬手遮挡,却发现自己的手臂正穿过全息投影——泰昌帝朱常洛临终前的场景在钻井中铺展开来。
万历四十八年的紫禁城在雪夜中颤抖。年轻的皇帝披着单衣,赤足走向司礼监衙门深处的青铜密室。楚临看到密室中央悬浮着与老牛湾相同的克莱因瓶装置,只是规模小得多。张居正死后十年的东林党人们跪在两侧,手中捧着《奇点抵押协议》的玉版副本。
"陛下三思!"首辅方从哲的额头磕出血来,"以龙体为质,恐伤国本..."
泰昌帝的嘴角浮现出诡异的微笑。他解开龙袍,露出胸口植入的微型浑天仪。齿轮间缠绕的不是发条,而是某种发光的量子丝线。"利率已至十一,非朕亲往不可。"皇帝的声音带着超越时代的平静,"记住,岁不足则时补之,时不足则命补之。"
楚临看着皇帝步入绝对零度腔体。在接触量子冰的瞬间,泰昌帝的瞳孔扩张到极限,脑神经突触如树突状闪电般展开,与装置内的超导线圈完美耦合。冰晶表面浮现出全球金融中心的经纬坐标——1620年的伦敦交易所、阿姆斯特丹银行、甚至尚未建立的华尔街雏形,全部被纳入同一个利率调节网络。
全息影像突然切换。2024年6月11日,美联储宣布加息11个基点的瞬间,老牛湾上空的云层突然形成精确的麦田怪圈图案。无人机航拍显示,那正是杨米尔斯场方程的规范群对称结构。量子冰中的脑组织突然活跃起来,中微子探测器捕捉到它向全球十二个金融中心发射的脉冲信号。
"天啊..."王磊拖着伤残的手指向交易终端。所有股市同时出现异常交易量,买卖单精确到小数点后十一位,形成标准的布朗运动模型。更可怕的是,每笔交易都附带一组生物特征数据——对应着现代人后颈处与明代死囚相同的条形码。
铱珠就在这时从楚临口袋中自行飞出。它在空中解体,粉末重组为最后的全息投影:十一重超导线圈构成的巨型装置三维模型。每个线圈都连接着特定的历史灾难节点——1626年王恭厂大爆炸、1929年经济大萧条、2008年金融危机。模型底部刻着终极条款:
「违约惩罚协议:当债务/GDP比率突破11%临界值,本装置将启动维度压缩,使地球经济系统退相干为二维金融模型(经度:风险偏好,纬度:信用评级)」
大明锦衣卫53[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