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
北方的九月匆匆来到。
冷肃的秋意席卷,吹散了末夏的余热。
机械研究所内。
“驱动装置正常,主轴还是偏离?”
“检测了三遍,带动部件没有问题。”
“那就奇怪了,散件全部正常,拼接一起就有了误差?”
一处无尘车间里,几位科研专家围住实验台。
正对着眼前最新研制的半纳米级超精机床的主轴,及其驱动装置议论不断。
拆解重组,反复核验。
每一个零件都未发现误差,但偏偏组装一起便多了几分误差。
这让在场众专家有些琢磨不着头脑。
“我们不能在这停滞太久,要想解决问题,恐怕只能去找李总工了。”
这时,一位科研专家见场间陷入僵局后,随即开口道。
而此人,赫然是之前的老陈!
“李总工?”
“没错,这等难点也只能看李总工了。”
几位科研专家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经过三个多月的相处,他们对这位年轻的李总工的印象可谓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
从最开始狐疑,到之后的五体投地。
而令其态度鲜明反转的关键,无它……
唯有才华尔!
别人不会的,李总工都会,别人要算半天的,李总工分分钟钟搞定……
这等炉火纯青的学术造诣,足以让一众科研专家相信李总工担任总工。
绝非家庭背景,而是有真才实学!
以至于,这座研究所众人心里已经形成了一种默契——遇事不决,问李总工!
“可李总工目前正在嵌合工程的总装,恐怕此时没有太多时间吧。”
这时,一位专家考虑到工程的进展,开口道。
“确实,听说等离子蚀刻机那边即将竣工,李总工最近一直在盯着那边呢。”
“虽是如此,但还是得请李总工来一趟了,不然我等着工程根本无法进展。”
“是啊,只能如此了。”
“行,那我就去请李总工来吧。”
众人纠结了一番,但为了避免一环停滞影响多环。
最后,还是决定让老陈前去请李总工来帮忙。
……
过了一会。
无尘车间内。
一位身穿白色实验外褂的年轻人,在老陈的带领下走了进来。
众专家见状,纷纷退让,主动腾开一片空地。
“李总工,刚才说的情况就是这样。”
老陈指着实验台显示屏上显示偏离的主轴道。
“好,我来看看。”
李华微微点头,向前走了两步,目光缓缓盯在实验台上正在测试的驱动装置。
而同时,众人也是屏气凝神,全神贯注。
想认真学习一下,李总工是如何解决这个难题的。
看着运行正常的驱动装置,李华闭了闭眼。
开启了学识量突破瓶颈,系统馈赠的第二外挂——‘超维析透!
这是针对一切机械检测与剖析的科技。
只需要用目光凝视机械,便能智能的在脑中解析机械全部件数据。
这比一步步写入,然后再运行验算的‘超维实验室,在效率上要快得多!
三分钟后。
李华倏忽闭目,微微定了定神。
节症……找到了!
“主轴上有一处半微米左右的突起,这是主轴偏离的原因。”
“你们将主轴重新磨平再行测验,如果还是有偏差,再来找我就是。”
说罢,李华便转身离开了车间。
嵌合等离子蚀刻机的工程到了最后时刻,此时他还需要尽快赶过去。
&nb
第15章 炎黄腾飞的曙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