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快流逝,高考转眼而至,高三的同学们正端坐在教室中,聆听着高中生涯最后一次班会。
刘天刚失踪以后,学校并未向二班同学多做解释,语文老师接手了他班主任的工作,现在正在分发着准考证。
“我在实验小学考场,我看看你的。”
韩大富拿过于洋的准考证一看,江州一中,遗憾道:
“可怜我们这对异父异母的亲兄弟,却要被迫分开了,这到底是命运的安排还是……”
“闭嘴,过几天就高考了,你是真的心大。”
“我爸有钱啊…”
韩大富无辜的眨巴着小眼睛,看的于洋想要扁他,拿出手机给李婷和王美丽发了个信息,很不幸,患难四人组分到了四个不同的考场,只能各自为战了。
讲台上,语文老师开始了最后的演讲:
“同学们,三年的努力,不,应该是十二年的努力!从小学开始,你们每天不断求知,不断提升自我,为的便是在几天后的高考中取得佳绩!”
“人的出身你无法选择,但高考的成败握在你自己手上!这是你们人生中面对的第一个选择题,也是你们改变人生最大的机会!”
“我希望大家,全力以赴,牢牢把握住这次机会,把自己最好的水平展现出来,尽力而为,要对得起自己多年来的付出,不要事后追悔莫及!”
“高考前几天,大家注意饮食休息,调整好自己的身体和精神状态,提前准备好证件、文具,规划好去考场的路线和时间,祝愿你们每个人,都能够顺顺利利的完成考试,不负韶华,大家共勉!”
“谢谢老师!”
这恐怕是很多人一辈子里,说“谢谢老师”最真诚的一次了,无论成绩好与坏,在这一刻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对三年高中生活深深地留念。
“于洋!要加油啊!”
“一定,你们也是!”
于洋挥手向李婷和王美丽道别,和大富结伴回家,路上,韩大富问他:
“于洋,你想去哪个城市读大学?”
“那得看哪个城市网速快了。”
“去,说正话呢,我让老爷子早做准备。”
于洋无语,羡慕道:
“我也想有这么一个老爷子,问问我韩大哥他还缺不缺儿子。”
“你赶紧照照镜子,你的脸没了。”
“滚!”
回到家里,张秋娥正在做饭,于大海坐着轮椅略显颓废,见儿子回来叫住了他:
“于洋,过来坐坐。”
“爸,怎么啦?”
于洋放下书包坐下,前段时间父子俩住院期间,难得的好好共处了几天,随着儿子恢复往日勤奋好学的状态,于家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复存在。
“就要高考了,紧张吗?”
“没什么感觉吧,最近状态一直不错,《三年高考五年模拟》都刷完了一套,正常发挥二本问题不大。”
“你小子,口气不小!爸也是真没想到,你能在最后两个月回过神来,还能迎头赶上,不论这次成绩如何,你这不服输的劲头,爸佩服你!”
如果让于大海知道于洋发奋图强的动力,主要是为了抽黄级功法的话,不知道他还佩不佩服,可能也会佩服的吧,毕竟不是人人都能为了一万块钱拼命。
“爸,你放心吧,我有把握。”
“好!准备吃饭!这两天就安心备考吧!”
今天,不止于洋家是如此,江州几千名备考学子家里都在发生类似的对话,忙碌了许多天的李梦琳也抽出空闲,早早回到家里给李婷准备晚饭。
“妈,不想看书了。我来帮忙吧。”
“好呀,帮我淘米蒸饭。”
母女俩一起在厨房忙碌着,这个小小的家里,有了难得的温馨。
“你的成绩向来不用我操心,这次考试
第18章 跃龙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