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了这么久的事情,那群官员早以为是萧瑾陵怕了民意,许久再没有去大理寺。
就是朝堂上,这百官穿着朝服,萧瑾陵居然布衣立于堂上,让不少人觉得,他的大理寺少卿做到头了。
到这结局,让他们莫名有种忠节之士的感觉。
靖安侯更是不时含笑,他儿子的身体有好转之态,待萧瑾陵一下任,他会尽快为儿子铺路的。
无须沾康乐公主的光。
朝堂上。
赵钦刚要说话就有人进言,该顺应民心,萧瑾陵最近被民心所恼,虽然不是百姓所知道的真相。
可安抚民意为重,割舍外戚不仅是避嫌,还能国祚永昌。
“等等,这事不急,”赵钦这次态度温和,“眼下另有一桩迫在眉睫的要事,先将要事议完,再商量朕的家务事。”
皇帝发话了,他们着急也要等着,随即满朝开始静静听赵钦侍从,念着今日的沪州奏折。
大概就是,沪州年初发生了地震,地震后不仅震坏了许多的房屋,致使许多百姓丧命。
还连月雨水不停,这个季节本不是雨水多发的时候。
只是沪州遭受了地震,天灾过后会有很多的事情,比如还犯着病灾,沪州能力有限。
希望赵钦能派一位朝官,到那里进行救灾拯救沪州百姓。
奏折刚念完,底下鸦雀无声,一个个你看看我,我低头看看你。
玉京不是没有地方,发生震灾等自然灾害的,朝廷都有发抚恤银,派粮官到地方积极救治。
可沪州折子上的离奇,之前并未听闻沪州灾情多么严重。
这一下,就需要惊动朝官到地方坐镇,而且还不是沪州知府亲自上的折子。
能站到朝殿上的,哪个不是千年的狐狸,总觉得沪州不止地震。
沪州山高水远,混到如今这个京官富贵窝里躺着,哪里会出去劳累自己。
没一个走出来自荐的。
赵钦,“靖安侯意下如何。”
靖安侯闻言,头皮一颤,“臣听闻沪州惨祸心中也是痛心泣血,可如今家中犬子久病未愈,母亲因为孩子日日昏厥要救治。”
“家中妻子操持家事本无碍,可就在昨日突然入了邪风,起不来床,臣家中实在离不得臣,臣是有心无力啊。”
“噢,家中如此多事,”赵钦玩味点了点头。
靖安侯被众多目光逼射,愣是不敢抬头。
待赵钦又喊了喊靖安侯身后的李大人,“我记得李大人早过了丁忧,可否去。”
“皇上,臣岳父年前下雪的时候摔断了腿,妻子是独生女,需要臣主持大局。”
“宋大人呢,”赵钦错过李大人,继续发问。
“臣父昨晚病发,性命岌岌可危,不能离臣。”
“旬大人,”赵钦不厌其烦。
“臣自小水克八字,不能接近近水之地。”
……
继续问等等朝官,千奇百怪的理由都编的出来,赵钦也不恼,一一面色平和的听了下去。
这些人,都是当初咬萧瑾陵咬的最凶的,同靖安侯更是交好,每喊一个人靖安侯浑身都要颤两颤。
明显能
第四百六十八章“靖安侯甚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