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百二十七章 戊申-喷子![1/2页]

大明太孙朱雄英 陈叔挚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方孝孺这嗓子,让朱雄英彻底改变了主意;他原本是不想搞太多的株连,可当这么多臣工将士面,皇帝被叫板,不敢接着,也下不了台啊!
      先是吩咐宫人将太后送回去,然后才随手叫停了屠杀。令百官至丹坪两侧,且将方孝孺等叛臣,押至阶下。
      “方孝孺,你很不服气啊!行,朕让你说,可代价是你九族的性命,你还敢说吗?”
      话毕,朱雄英还摆了摆手,示意押他的士卒松手。方孝孺起身,掸了掸袍子,傲然回了一句:“你就是杀我十族,我也敢说!”
      好嘛!方孝孺对荆王真是赤胆忠心,敢拿九族,跟皇帝当面硬钢。读书人的死脑筋,倒是在他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诸位同僚,今天,就让方某为你们揭穿,这昏君的真面目!......”
      其一,忤逆不孝,擅改祖制,自其登基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在前朝后宫足足改了二十七项之多。古人说,父虽死,然孝子三年不改其志,可谓孝也。
      似朱雄英这般,忤逆不孝,无视先祖的人,如何能称得上孝子,连孝子都当不好,就能当好皇帝!
      其二,鄙夷文人士子,擅改科举,废八股,令无数文人学子,一腔抱负而无处伸展。各官学报上来,为此而寻短见的学子,多达数百人。
      其三,残忍好杀,好大喜功;不论在内,在外,其屠刀所过之处,罹难者何止数十万,其之残暴丝毫不压于隋炀帝。大明在他的手上,难免重蹈二世而亡的覆辙。
      其四,纵容锦衣卫监视宗室藩王,天长日久必定令天家不睦,太祖皇帝百战余生才得的江山,早晚让他的暴政,毁于“八王之乱”中。
      “放肆,方孝孺,你这腐儒,老子!”,常茂是忍无可忍,刀都抽出来了,作势就要宰了这叛臣。
      可听到外甥的喝止,不由的激动道:“陛下,他在污蔑您!”
      朱雄英很严肃的说道:“朕说了,你退下!”
      “唉!”,叹了口气,常茂不甘心的退了回去。
      随后,朱雄英又打量了一下那怒不可遏的腐儒,淡淡道:“方孝孺,你的话说完了吗?”
      “你说完了,你待怎样?”
      呵呵,“朕不想解释太多,朕只回你一句:一朝天子一朝臣!”
      其实这话,在场的诸臣都明白,历朝新君坐朝,施政方针上,总会与前代的君王有所不同。说好听的,是新朝新气象;说不好听,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比如说赵宋,他们家的皇帝,甭管好坏,几乎都热衷于改革。长此以往,积年累月,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大伙早就习以为常了。
      当然,像方孝孺这般,辅佐藩王,阴谋叛乱的人除外。他们不会说自己谋朝篡位,是何等悖逆之过,只会给自己披上一层“为民请命”的华服。
      事成了,理所当然的夸耀自己智慧与远谋;事不成,就像现在这样,抓住陛下的新政挑毛拣刺,不顾体面的骂大街!
第二百二十七章 戊申-喷子![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