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枚投掷弹,314枚手榴弹,再加3500发7.7mm机枪弹,再加500大洋的现金做定金。”
“成交。”
刘馨取出口袋里的钢笔和笔记本,撕下半页在上面写下几行行娟秀的字体。
后半段是苏子桓让二当家来谈的,这种一枚两枚还价的方式让他很不习惯,一点不爽利,但没办法,为了保障后勤供给来源多样性不得不做出妥协。
收编的事被苏子桓直接拒绝了,也不需要多特殊的理由,八路军本身都是挂在国民军名下的,给不出正式独立番号。
而且补给上只能提供四分之一,困难时期还需要全部自筹甚至上缴支援根据地。
这种条件下保持平等交易最好,反正苏子桓也不会在晋省一直留到抗战胜利。
“生意谈完,刘文书带队请回吧。”
“苏子桓同志不用拒人于千里之外嘛,我们现在算是邻居,未来也要在鬼子的反扑下相互扶持,合作的机会还有很多。”刘馨的脸上永远带着亲和力十足的笑容,看得出来她是一名意志坚定的宣传线战士。
二当家喜欢做生意,倒是很喜欢这种交流方式,一直笑呵呵的,他看出大当家的不耐烦,于是站起来圆场道,“我们黑云寨和贵方的多次合作都非常愉快,只是今天你也看到了,刚刚举家搬迁条件简陋,实在接待不下两拨客人。”
“都是朋友,我们不在乎这些物质享受。”
“哎,客人不在乎是客人高风亮节,我们做东道主的不安排好就是我们不懂礼数了。
刘文书你有一句说得对,来日方长,不过毕竟做了邻居,下次来的时候还请提前打声招呼,我们也好准备准备。”
苏子桓讶然地看着二当家,没想到他除了在后勤上有经验,在外交上也有天分,这绵里藏针还不让人反感的话很有几分味道。
以后可以给他再加加担子。
虽然做了邻居,但刘馨代表的晋察冀边区政府和黑云寨没有过任何接触,冒冒然带着人马上门就说我知道你这里有什么好东西,要来换,甚至连拉货的空驴车都备好了。
结果是好的,但这个过程无形中比吴莹要霸道的多,当然也有国民军鞭长莫及的客观因素。
过犹不及的道理刘馨自然懂得,笑呵呵地起身告辞。
送走了刘馨一行,苏子桓的脸色陡然乌云密布,闷声道,“牛三。”
“大仙儿,俺明白,俺去处理。”
战俘出身的土匪们对老部队有好感苏子桓能理解,钻了扩张人手的空子就要承担这方面的隐患,但理解归理解,明目张胆地吃里扒外肯定不能忍。
刚刚刘馨不经意间盯着收纳拆解后飞机残骸的帐篷看了一小会儿,很快反应过来不妥,赶紧转移了视线,开口询问二当家东西在哪。
看到这一幕的苏子桓和牛三都不相信这是个巧合,这里几百顶帐篷外观看上去相差无几,多看了一眼正好是目的地,怎么可能。
有人泄密。
能泄密仓库的具体位置,就能透露巡逻计划甚至火力分布,万一哪天真有人来剿匪也是有苦说不出。
三刀六洞的匪道规矩太过火,但退出
第5章 成交[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