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52章 奇袭绥州城(1)[1/2页]

大宋一品权臣 明末逐鹿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绥州城坐落在无定河河畔,紧挨着长城,秦为上郡故地。
      隋唐时期为夏州,五代、宋为绥州、宥州属地。
      西夏立国之后,绥州作为两国的交界点,经历大小数十次战火,被西夏与大宋反复争夺,几经易手。
      作为黄土高原上的战略要地,绥州四周地势平坦,连一颗植被都没有,之所以会这样,自是为了便于防守。
      同时也为了开垦农田,让这座边塞城时,能够自给自足。
      大雪之后的绥州城,早已经没有黄土高原,尘土飞扬的景象,换之是白茫茫的一片。
      方圆数十里的狂野之上,白雪皑皑,城头之上,放眼望去一马平川,数里之外的人影都避不开城头上警戒哨探。
      秦烈统率的主力人马,七万余人马,沿着上冻的无定河河岸线,昼伏夜出,骑兵开道,顶风冒雪,经过数日跋涉,悄然抵达了绥州城外,长城隘口之下。
      “相国大人,此去往东十里外便是绥州城,往西百里是横山城,沿着横山城继续往西,便是定边城。”
      到了这里,作为向导的马麟,已经早一步,前往绥州城打探情况去了。
      此刻开口的是姚平仲,作为环庆军姚家子弟,姚平仲祖辈,在定边城、横山城、平夏城的战斗中,抛头颅,洒热血,为大宋戍边立下过赫赫战功。
      “定边城才是我西军军功的标志,当初西夏立国,不过定难五州,也就是弹丸之地。”
      “我辈不孝,这些年来,不但丢掉了平夏城,定边城,横山城,绥州、清涧城、永乐城皆易手,致使西夏兵锋推进到了黄河边上,实是我辈西军的耻辱啊。”
      今年二十九岁的姚平仲,在西军年轻一辈中,以健谈、豪勇著称,名声也是最大,刘光世与之相比,也稍逊一筹。
      被誉为后起之秀,各将门世家为了抬举他,给了取了一个雅号‘小太尉,意思说他的才能武略,将来是要担任太尉这样的要职的。
      不过秦烈把他招入京师之后,曾与他有过一次会晤,发现此人言过其实,并不具备韬略,也就是一武夫而已。
      可偏偏此人盛气凌人,自诩有将帅之才,一心想要立下不世之功。
      几年前,他曾追随过童贯对西夏的战事。但因为倨傲无礼,被童贯所不喜,但因为西军皆推崇他武勇,这才得以录用。
      面对这么一个野心勃勃的武夫,秦烈自然不会重用,难保那天他对自己刀兵相见。
      不过看中他从父姚古的份上,秦烈对他也是一直颇为礼遇,并没有给他穿小鞋。
      对姚平仲的惊人之语,秦烈并没有否定,而是淡淡的道:“大丈夫精忠报国,姚帅有此雄心,我大宋复兴有望矣。”
      姚平仲现在的职务是泾原节度使,这个职务是勋官,并没有实权更不是实权。
      秦烈依照唐制,称其为姚帅,看似尊重,但何尝不是一种疏离,毕竟以姚平仲现在的声望地位,根本不配秦烈喊他姚帅。
      即便是张叔夜面对秦烈尊称他张帅司之时,都有些受宠若惊。
      “不敢,不敢。”

第352章 奇袭绥州城(1)[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