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40章 银针验毒[1/2页]

仵作小娇娘 一川雪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众人视线再度望向堂内。
      女尸周身已褪去殓服,余留白色底衣。首饰等也一并摘走。
      杨奎净手毕,套上罩衫,再整理妥发髻领边。
      那厢徒弟早已将验尸所用器械一一用炭盆过火。
      因尸身如常不显腐败,他快速省略琐细。鹰钩鼻未填塞麻油纸摅,喉口也未使姜片压舌。
      待其准备妥当,他方才踱步至前。
      可杨奎却没有急着动手,反而先环绕尸床静心查看,目光似狼般频繁回顾。
      立于旁侧的沈眉难掩猎奇之心,悄然挪动数步。
      此前碍于身份,又恐露出破绽,她都尽量躲藏在义庄。这会儿还是头一回瞧古代同行验尸,故表面稳如泰山,内里跃跃欲试。
      虽说她打心眼鄙夷杨仵作,但不得不承认,对方并非完全无可取之处。
      至少目前看来验尸也算严谨,倒没有走马观花,敷衍了事。都道“察乎微,解于细”,此言用以仵作行尤为贴切。
      北宋不比现世,法医先进科技受困时代壁垒。
      脱离专业解剖室,dna检测,血迹分析仪等高端设备,若放过一点点蛛丝马迹,就可能造成错误判断。
      反观杨仵作此番举动,便甚是精准。
      其一,仵作初次接触陌生尸骸,无法知晓除开正常腐臭外,身体各处是否残留异味。类似酒精、毒气,或其他挥发性物质,便会遗漏重要线索。
      如无必要,验尸时必保持五感通畅。
      其二,死者遗体绝非一成不变。伴随尸解过程不断进行,很多原本存在的线索会逐渐丢失。比如尸斑尸僵消除,浅显的皮外伤隐形等。
    

第140章 银针验毒[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