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应天到濠州大部分路程都是坐船,只有一小段江河到城门的距离需要坐马车,这也是朱元璋放心让二子和三子跟随陈标出游的原因。
这个时代,车马劳顿,水路是最安逸的出行方式。
陈标和陈?尽⒊??一辆马车,季仁寿和张昶一辆马车。其余随行文官的马车会小一些,乘坐的人也多一些。带队的武将朱文正和燕乾一首一尾骑着马护卫车队。
燕乾不声不响变成了陈标的专属护卫队长,这一点让陈英极其羡慕。
陈英本以为这个位置属于他。但朱元璋从陈标那里得知陈英将成为后世有名的“沐王爷”后,就不肯暴殄天物,让陈英当一个小小的护卫队长,悉心培养和重用陈英,让陈英颇为无奈。
燕乾因被邵荣谋叛牵连,有罪在身,现在让他重新领兵,其他将领心里难免犯嘀咕。让燕乾跟在陈标身边,既能活用他的才华,又不至于让他看上去地位过高,仿佛没被惩罚似的。
当然,最重要的是燕乾已经自认陈标的弟子,想要服侍师长左右。对燕乾这种思想较为顽固的书香门第子弟,朱元璋很信任燕乾护卫陈标的决心。
季仁寿和张昶已经是“朋友”。他们年纪也相仿。若是以往,两位老头已经高谈阔论,谈诗论道。现在张昶却以疲惫为由,上车后就靠在椅背上小憩。
季仁寿也跟着闭目小憩,虚着一条眼缝观察张昶。
另一辆马车上,陈标卷起了马车车帘,让陈?竞统??探出头看马车外的世界。
陈?竞统??第一次离开应天府城。
应天府作为朱元璋的大本营,被陈家经营了近十年,即便与盛世王朝相比,也算得上繁华。
马车驶出应天府城门后,画面更替地就像是马车从一个世界驶向了另一个世界。
应天府城外,阡陌连天的景象也算是繁荣。
应天在陈家找来的南方老农的教导下,也已经普及一年两熟,如今正好是夏收秋种的农忙时节。屯田的军士和种田的百姓互相帮助,在田地里忙碌,看上去一片欣欣向荣。
只是细看那些百姓的身体,可以看见他们骨瘦如柴,衣衫褴褛,若不是脸上的喜色让他们多了几分活人的气息,仿佛干尸骷髅一样。
陈?疽苫螅骸澳训烙刑肮傥劾袈穑炕故敲魍跛笆仗?撸克?强瓷先ズ每闪?!
陈标摇头:“没有贪官污吏,明王税收在这个时代也算正常。在应天周围种田的百姓,生活已经算是这个乱世中很不错的了。你看他们脸上表情,他们很满足。”
陈?靖?右苫螅骸八?悄敲词荩?趺椿崧?悖克?强瓷先ゾ筒幌衲艹员ザ亲影 !
陈标道:“就算是在风调雨顺四海升平的盛世,农人也不是每一顿都能吃饱。一家人都饿不死,就很满足了。”
陈?咀齑紧舛??坪趸瓜胛适裁矗??钪彰挥形省K?吭诼沓党荡吧希?绦?醋旁谔镆袄锩β档呐┤恕
一些农人正行走在官道两旁。当他们看到明军仪仗中的旗帜颜色,就知道这支仪仗代表着明王。
明王有下令,当见到行军的仪仗,百姓不可下跪,以免扰民。
经过这几年的习惯,农人们没有下跪,但都整理了一下看不出颜色的粗布衣服,朝着仪仗低头弯腰。那动作和文人作揖的礼仪不一样,更像是上庙时求神拜佛的姿态。
陈?究吹煤芮宄??切┡┤嗣橇成隙加行朔芎透屑ぃ?坪蹩吹矫魍跻钦淌且患?苄以说氖隆
陈?居治实溃骸八?呛芨屑っ魍酰俊
陈标道:“当然。明王给他们分田,让他们不被饿死,他们就感激明王。”
陈??嘀咕:“不饿死就够了?获得百姓的感激这么容易?”
陈标没有嘲笑三弟的幼稚,道:“你们年纪已经到了可以干农活的时候了,这次回家我在庄子里给你们分田,你们带领下人们自己试试。靠嘴说的你们也难以理解,实际自己操作一下才会明白。”
陈??兴奋道:“真的吗?分给我?不会收回?”
陈标点头:“不收回。这些田和产出都是你们的零用钱。你不是老抱怨你用我的钱给我买礼物吗?以后地里的东西都是你辛苦得来的,这下就不用抱怨了。”
陈??攥紧小拳头:“大哥,你等着!我一定种出好多好多粮食,卖钱给你买礼物!”
陈?玖⒖痰溃骸拔乙彩牵
陈标笑道:“好。”
陈?局槐瘸卤晷∫凰辏???比陈标小三岁。但不是人人都和陈标那样早熟,他们心智都是纯粹的小孩子。听到有田地可以分,他们立刻高兴起来,将因看到路上百姓贫苦生活而产生的心情低落抛到脑后。
陈标由着他们高兴。
会产生怎样的心情和感悟,只能由他们自己决定。自己声嘶力竭质问“你们怎么能不同情”也没用,只显得脑子有病。
再说了,他们家姓陈,又不姓朱,培养那么多忧国忧民干什么?给朱家当耗材吗?
有他和他爹两个苦逼的朱家忠臣就够了,弟弟们只要有简单的是非观,不惹是生非,祸及性命即可。
马车到了长江边上,就换了大明水军的大船
第 129 章 陈樉陈棡首次出门[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