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591章:苦守多年的意义[1/2页]

摄政王的掌中娇 风寒霜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苏婉雁屈膝,“见过夫人,见过大小姐,二小姐。”
      苏婉雁的称呼极其疏离,苏夫人点了点头,“坐吧。”
      “是。”
      苏婉雁找了一个位置,挨着苏锦悦坐。
      她知道这家人看不惯她,也觉得她的存在很膈应。但她就是不想让这家人好过。
      看着人来齐了,苏夫人说道,“开动吧。”
      几个人一起动着筷子,正准备打算去的时候,苏婉雁突然说道,“苏夫人,过段时间,我就要去三皇子府上了。日后,您和大姐姐,还有哥哥,一定要照顾好自己的身子。”
      不说这事还好,一说到苏夫人又想到那些流言蜚语,顿时有些不高兴了。
      苏锦悦和苏锦玉都看了看苏婉雁,连带着徐妈妈都不悦的看了苏婉雁一眼。
      这个二小姐,也太不知轻重了,怎的要在这个时候说这些事。
      偏偏苏婉雁说这些话又很正常,没有人能说苏婉雁什么不对。
      “我突然想起来,父亲让人送了一封信。本想着等吃完饭给阿娘,那不如阿娘看了再吃饭?”
      苏锦玉说道。
      苏夫人诧异的看了苏锦玉一眼,“你爹居然还来信了?给我看看。”
      放下筷子,接过苏锦玉手上的信,苏夫人迫不及待的打开来看。
      刚刚因为苏婉雁而导致的气氛尴尬,又这样被岔过去了。
      趁着苏夫人看信的时间,苏锦玉警告的看了苏婉雁一眼。虽然苏婉雁低着头,接受到这样的警告,不由的身体一僵。
      苏锦玉身为令犯罪者闻风丧胆的刑狱官,眸光自是带着特殊的杀意。只一眼,便让人仿佛在冰天雪地中。
      苏婉雁顿时老实了,不敢说什么。
      看完信之后,苏夫人的脸上一下子就绽放了笑脸。
      信上不止提了分家的事情阿悦做的对,而且还说了苏婉雁宴会上所做的事情,对于苏夫人的决定,苏绝奕全部支持。
      这就是她苦守多年的意义。
      不管做什么,不管什么事,总有这么一个人全心全意的支持着你。
      苏锦悦故意打趣道,“阿娘,阿爹在信里说了什么让你这么开心?说出来我也听听呗。”
      苏夫人赏了苏锦悦一个暴栗子,“小孩子家家的,问这么多做什么?吃饭吃饭,一会儿饭菜都凉了。”
      话是这么说,但是苏锦悦和苏锦玉明显感受到,自从苏夫人看了信之后,心情高兴了许多,是那种发自内心的高兴。
      苏婉雁也不作妖,一顿年夜饭,在温馨的气氛中度过。
      刚刚吃完年夜饭,就看见了外面的烟花。
      “今晚若是困了,你就回去睡觉,我来守岁即可。”
      院子里看得到外面的烟花,苏锦悦看着烟花摇了摇头,“不要,就算困我也要守岁。我要你们长命百岁!”
      “傻瓜。”
      苏锦玉想弹一下苏锦悦,不过被苏锦悦躲开了。
      “我可跟你说,你不要随便弹我脑袋,容易弹傻的。”
      苏锦悦转过头对着苏夫人道,“阿娘,你若是困了你去睡觉,我和哥哥守夜。”
      苏夫人还没说话,苏锦玉又说,“女孩子守岁第二天会变丑。”
      这话招来苏锦悦一锤,转头还跟苏夫人告状,“阿娘,你看哥哥。”
      苏锦玉无辜,明明被打的是自己,怎么苏锦悦还去告状去了?
      “好了好了,你们两个,消停一会儿。”
      苏夫人温柔的笑着看着兄妹俩的打闹,真是都多大的孩子了,还一刻都不停歇。
      “我不,我就要守岁。”
      苏锦悦固执,苏锦玉也就随着她去了。反正若是一会儿苏锦悦睡着了,他可以用这件事嘲笑苏锦悦一辈子。
      至于苏婉雁,草草的吃了一碗饭之后就离开了。其他人也没有说什么,苏婉雁离开之后,就自顾自的吃自己的。
      回到自己的房间,苏婉雁又是闹了好大一通脾气。但是不敢明着发脾气,也不敢砸那些瓷器。
      于是苏婉雁为了发泄自己的怒气,狠狠拿着一件旧衣服扔来扔去。
      看了半天,苏婉雁又觉得可悲。
      终究不是在自己家,便是生气了也要藏着掖着,甚至连一件瓷器都不敢砸,多可悲!!
      这一切,都是苏锦悦害的!
      苏锦悦苏锦悦……
      苏婉雁不断念着苏锦悦的名字,就像是想把苏锦悦本人和苏苏锦悦的名字一样,放在自己的唇舌间不断的咬。
      苏锦悦不知道苏婉雁想的什么,但想来无外乎就是恨她。也无所谓,她们两个之间,早就已经是不死不休了。
      苏锦悦本来想找机会跟苏锦玉说说暗楼的事情,但是碍于苏夫人在这里,苏锦悦只好憋着。
      似乎是看出了苏锦悦有话要说,而且是听了他的话之后,就像有什么重要的话要跟他说一样,苏锦玉说道,“阿悦,跟我来一趟书房。”
      “来做什么

第591章:苦守多年的意义[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