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9章 迫在眉睫[1/2页]

我以神魔为食 潼关骸骨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治安队的人都发现罗震这两天行为有些异常。
      像是心里有什么急事,经常一个人回来走动,还时不时自言自语。
      尤其是今天接到一个电话后,整个人的状态更不对了。
      还突然吩咐户籍处明天去新桥路登记住户户籍,这让他们更摸不着头脑。
      这是林译想到的方法,让治安队以户籍登记名义进行排查。
      最先排查的对象是新桥路附近的老住户,重点是住了二十年以上的独居男性。
      傍晚时分,林译套上一件衣服,来到新桥路。
      昏黄的路灯下,白天熙熙攘攘的景象已经不在,只留下满地果皮纸屑,蔬菜烂叶。
      几只野猫在垃圾桶边,为争抢一块肉发着凄厉的嘶吼。
      马路两侧的居民楼还亮着灯光,灰雾笼罩下,透着模糊的点点光晕。
      “凶手能如此处理尸体,说明这个地方让他很舒适,或者安全感很强。”
      林译抬头扫视着两侧高楼,喃喃自语。
      “说通俗一些,他当时敢这么做,除了强大的心理素质和那些叠加的因素外,外部因素让他潜意识感觉不会被抓。”
      听到脑海的声音,林译点了点头,问道:“你认为凶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或者从事什么职业?”
      “首先从尸体上看,凶手手法娴熟,很容易让人想到屠宰类的行业。
      可有一点出现了矛盾,一般屠户都有自己的肉类处理渠道。
      没必要把尸体分成这么多块,再冒着巨大风险丢弃在大庭广众下。”
      林译缓缓点头。
      “还有一点,凶手为什么不选择埋尸,而是冒着被抓的风险抛尸呢?”
      林译仔想了想,猛地一惊:“难道说,凶手没找到合适的埋尸场所?”
      “也可以这么说,可能埋尸暴露的风险远比抛尸大,才导致凶手这么做。
      换个角度想,如果案发地点在荒无人烟的郊外,凶手杀完人之后大可以就地掩埋,不仅省时省力,还特别安全。”
      “所以凶手如此分尸煮尸,不止为了掩盖尸体上的证据,还有环境限制。
      可能没有合适掩埋地,也可能周围人员密集,直接运送尸体目标太大,很容易被发现。”
      林译边说边向两侧居民楼看去,目光冷冽。
      “针对现有的结论,我们再做一个情景模拟。
      二十年前那天夜晚,死者走出校门,因为某种原因,凶手和死者产生接触,死者自愿或非自愿到了眼前的案发现场。
      中间因某种原因,凶手杀了死者,并在死者身上留下了他的证据,为了抹除证据,凶手进行了煮尸。
      可证据抹除了,尸体该怎么处理,这里人员密集,也没有合适的埋尸场地,直接运走很容易被人发现。
      这时他想出了一个方法,分批运走。先把死者衣物和头颅扔在了①号抛尸地点。
      可没想到,地点很快被发现了。”
      “可煮尸的话,正常用户家有那么大容器吗?”林译弯腰坐在路边长椅上。
      “这个问题很低级。”
      林译略一思索,恍然大悟。
      凶手不一定把整个人放进锅里烹煮,也可以先剁成几大块再烹煮。
      等烹煮完后再剔骨切肉。
      吹着晚风,林译不得不感叹。
   &nbs

第39章 迫在眉睫[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