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装修到第五天的时候,周围的人全都围了过来,一个个七嘴八舌的问“你们就是清水村跟着周明轩干的?”
      “那个天天来店里的年轻人就是周明轩?”
      “没想到我有生之年还能见到出现在报纸上的人物,回去还不得好好吹吹牛!”
      “你们村真的有做罐头的集体合作社?”
      ……
      周明静一脸疑惑,他们在这儿装修好几天了,平时也没见这些人这么热情呀!
      周明轩一到门口就看到这里被围的水泄不通,他心里一阵疑惑,袁宝进那帮人又来了?
      众人见周明轩来了一个个围了上来,手里拿着报纸:“你就是周明轩,你看今天的人民日报了吗,你上报了呀?”
      周明轩皱着眉,不会是之前跟袁坤他们的事儿上了报吧?
      毕竟在学校门口打架还惊动了公安,也挺轰动的,只是这还上人民日报夸张了点吧!
      他接过报纸,上头有一篇题目叫《尚品畅销的背后农村集体合作经济的典型》。
      文中的主角就是周明轩,他虽然生在农村,虽然条件不好,没上过几年学,不过他励精图治,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在三中全会后带领清水村村民办了集体合作社,生产了罐头,带大家过上好日子。
      合作社刚刚开办的时候,成员们只能在自己家里,生产遇到了质疑和困难。
      可周明轩不畏艰难,坚持把合作社办了起来。
      产品生产出来后,销路也是个问题,毕竟现在是国营厂的天下,小作坊生产的东西,外界很难接受。
      可周明轩不放弃,四处找人,用产品来打动大家,终于将产品在国营百货商场上架,打开了第一批销路。
      整篇文章写下来,主要突出的就是一个带领农村发展经济的曲折和艰难,再就是主人公的坚韧和大格局,整篇文章的格调有点像后面农业频道的那种致富经的感觉。
      字数不多,只能算小通讯,不过能发表在人民日报上,这可就意义非凡了。
      说句不好听的,就是本省的省长换人了,那也没资格登上人民日报的。
      周明静此刻也拿了报纸,正一字一句跟做工的工人们念着报纸上的内容。
      众人一听顿时沸腾了:“明轩太厉害了吧,都上了人民日报了。”
      “清水村集体合作社的罐头的确好吃,人家也没说错。”
      “这边的活完了,我们可以去清水村找活干吗?”
      人家搞了这么多产业,随便跟着他做点啥都是能赚钱的。
      来看热闹的那些人也纷纷道:“以后想做什么也带着我们点儿呀,出钱出力都可以。”
      “真是想不到咱们省还有能上人民日报的。”
      周明轩一看上面的落款,果然没猜错,执笔正是他那个上大学的弟弟周明朗。
      有了人民日报镀的这层金身,以后这营业厅开起来,还会不赚钱?
      周明轩心情不错,招呼大家:“感谢你们过来捧场,这样,今天我大家请喝茶。”
      他说

第235章 上报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