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唐三藏功德圆满,你于我西天有着大功。”
      如来佛祖开口,“适才贫僧有三藏经赠予取经人,白巡检你若是对此三藏经亦有兴趣,可自取了去,当做报答。”
      “劳烦佛祖费心。”
      佛道之争,虽不如凡间剧烈,仙神之间好说话。可白贵是大罗道统,自家典籍无数,又岂会羡艳如来所说的三藏经,他道:“楼观台有师祖三千言,此三千言包罗万象,勘悟一字,便得妙法。贫道天资拙劣,如今亦不过勘悟数语,别家典籍不敢奢望。”
      他这是婉拒。
      楼观道说经台上留下老子三千言。这三千言可比如来的三藏经更玄奥。三藏经有的,三千言内一定也有。身份上,老子是三清,而如来只是五老。修为上,三清之实力,足以横压如来。
      “以白巡检之资质,佛经玄奥,悉数可观之。可惜了。”如来叹了一口气。一个天仙,若能拐到佛门,于佛门亦是大兴。每一个天仙,都凝聚着不菲的大气运,不仅是战力上的助益。
      白贵不语,静守其心。
      沉默了稍许,左列的观音菩萨颔首,“世尊,取经人之事可以告一段落。南瞻有佛法相传。而传此佛法之人,贫僧以为,可以敲定了。”
      取经是从西天取经。
      现在经文已经取到了,但如何传扬佛法,这是个难事。
      一代天子一朝臣,李世民已经年暮。纵然李世民心慕佛法,可众子夺嫡,一旦李世民驾崩,朝堂风向一变,这佛法遭遇废弛,也是可以预料之事。故此,西天取经落幕,但紧接而来的,是传经人。
      “李唐尊崇道家,如何传之?”
      如来言询问道。
      他也知李世民并非是诚意喜欢佛法,而是适逢泾河龙王龙怨闯宫,得观音菩萨搭救之后,他这才顺水推舟,同意了派遣取经人取经之事。目的,也是为了保他安宁。非是真的愿佛经传于天下……。
      “长安谶言,太白兴,女主昌。今后女武王代有天下。”
      “弘扬佛法之事,可由此人完成。”
      观音菩萨言道。
      白贵听这一问一答,也颇感生趣。
      实则佛门早就安排了卢舍那佛的佛子,也就是武?前往人间,坐这一??传经人。此时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一问一答,不过是演戏罢了。借二人之口,推定下一世界大劫。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如来佛祖念了声佛号,“前几年,太白星移位,想不到竟与此事有关。”
      “不知汝可寻到了这女武王?”
      他再问。
      “启禀我佛。”观音菩萨点头,“贫僧降临水陆法会之时,便已找到此‘女武王,只不过如今女武王尚在感业寺出家,难以承担此大任。”
      “可寻一护道之人,助她一臂之力。”
      如来再道。
      他目光看向白贵,“白巡检,贫僧闻你是那东土唐朝魏王的老师,唐皇众子夺嫡,其中两条潜龙最是势大,太子和魏王……,不知白巡检可否做个护道人,帮助女武王传扬佛法,解救世人灾厄。”
      护道人,和观音菩萨护佑取经人的位置差不多。
      只不过在南瞻部洲,佛门行事没有在西牛贺洲这般顺心如意。白贵是道门中人,行事要方便一些。
      至于佛道之别什么的。在仙神之间,并非分的如此细致。就类如老大们谈笑风生,小弟们打死拼活。到了佛道中高层的地位,就无须太过看重佛道之别,更关注的是证道之事。
      其次,西游世界佛门大兴是趋势。没有白贵这个护道人,亦会有另外别的护道人。故此,如来说出此话,并不突兀。
      “贫道此行颇多感悟,愿回府中静诵黄庭。”
      白贵直接推辞,“护道之事,还请如来另觅他人。”
      他这话倒也没说假。
      此次得凌云渡河水洗练阳神道躯,开出顶上三花,心中多了许多的感悟。当然,这并非是他拒绝如来提议的主要原因。护道人之事,或如观音菩萨一样,并不会引起道门猜忌。但他并不愿意做这等劳神的事情。
      功德,随着唐僧取经事了,他如今暂时已不缺了。
      至少在成就金仙之前,不会缺。
      成就金仙之后,才有资格和如来佛祖、观音菩萨等人坐而论道。而不是如在五庄观一样,他只能和镇元子座下的徒弟们论道。天仙修为终究还是差了一些。
      “白巡检若不愿,再行商议就是。”
      如来点头,面色平淡。
      事实上,这是一件功德事。他也是看白贵在人间朝廷有关系,此行又颇多助力取经人,所以才予了这一件好差事。当然,还有另一方面原因,白贵是王母娘娘委派而来的……。
      不过白贵不愿担任,他也怪罪不了什么。
      “看来这就是王母让我前来佛门的好处了……”
      白贵稍一想,也对此心知肚明。
      以他和佛门的关系,还断不会舍了一个护道人的职位给他。这个职位无需废什么力,等事了之后,就能获得不菲的功德。唯一的解释,这是佛门和天庭达成的约定。王母指点他,让他来灵山见证此事,在暗地里亦是对佛门表态,属意他做传经人的护道人。
      “谢过如来。”
      白贵起身道谢,复而坐下。
      这一次来到灵山,有凌云渡河水的机缘已算足够。再多的,虽可希冀,可却并无必要。至少目前并无必要。
      诸天万界的功德赚不完的,到了一定境界后,功德源源不断,无须费什么心力。譬如太上开天,无为而治。不管做什么,这天下的功德都要分太上一份。西天众佛之所以推行弘扬佛法,为的也是证道,而非功德。
      功德只是证道途中的附加品。
      护道人职位白贵拒绝之后,大雄宝殿稍微冷了场。
      “如来,阿傩、迦叶将无字经传授给了唐朝圣僧。”忽的,坐在右首位的燃灯古佛开口,他一笑道:“无字真经虽有

531、护道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