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二章 再见杨恭仁[1/2页]

庶子夺唐 江谨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残云归太华,疏雨过中条。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帝乡明日到,犹自梦渔樵。”
      潼关,又名云潼关,自打汉末三国,函谷关废弃,魏公曹为防关西之乱,另设潼关后,“关中”二字中的“关”字,便指了潼关,只要过了潼关,便入了关中,帝乡长安也就在望了。
      李恪贞观七年初南下镇扬州,贞观七年末奉旨还京,前后已是半载的时间。李恪自打运河登船后,便连日北行,水路并用,也终于在第四日的傍晚过了潼关。
      潼关刚过,李恪一众行至华阴,因时候已晚,行路不便,便在华阴城内寻了一驿馆暂住下了。
      “咚、咚、咚”
      李恪正在屋中读书,一阵轻微的敲门之声在耳边响起,紧接着,门外传来了丹的声音:“殿下可是睡了?”
      李恪听得丹之言,放下了手中的书册,对门外的丹道:“本王未睡,还醒着呢,进来吧。”
      “诺。”丹应了一声,缓缓推门走了进去。
      待丹入内,李恪对丹问道:“这个时候了,你还不歇息可是有要事?”
      此时本该是休息的时候,丹若非要事寻他,也绝不会轻易打搅李恪,故而李恪如此问道。
      丹看了眼李恪手边的书册,知李恪正在看书,于是走到李恪的身边,轻轻拿下桌案上油灯的灯罩,将灯芯挑地又亮了些,这才回道:“观国公求见,殿下可要传来?”
      杨恭仁?
      李恪听了丹的话,眉头微微一皱。
      李恪曾于华阴亲自上门拜访杨恭仁,只不过那时的杨恭仁对李恪还颇为疏远,怎的今日专程来见他,还挑的这个时候?
      李恪问道:“杨恭仁可是孤身来此,衣着如何?”
      丹回道:“杨恭仁轻车而来,衣着寻常,不过是居家常着,身后只带了一个驾车的老奴。”
      李恪听了丹的话,不过稍稍思索了片刻,便明白了过来。
      李恪方才华阴未久,在华阴最多也只会待上一夜,而就在这短短的时间,杨恭仁便找了上来,想必杨恭仁是一早便命人探闻李恪行踪的消息了。
      杨恭仁年迈,要见李恪,还轻车简行,专程挑的这般晚的时候,多半也是为了掩人耳目,不欲叫旁人知晓。
      李恪对丹道:“来者是客,更何况还是母妃的族老,便请进来了。”
      “诺。”丹应了一声,下去领着杨恭仁入内了。
      “老臣杨恭仁,拜见殿下。”片刻之后,杨恭仁便跟着丹进了屋内,方一入内,便对李恪俯身拜道。
      李恪起身道:“隆冬夜冷,老国公要见本王只管命人待一声话便是,本王明早自当亲自往贵府拜见,何必晚上地赶来驿馆,遭这个罪。”
  &

第二章 再见杨恭仁[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