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欲取郁督军山汗庭,最好走的路自然就是取浚稽山,而后往西北向郁督军山而去,可最好走的路,却也是最难走的,因为这条路不知李恪清楚,薛延陀人也清楚。
他们不会让李恪顺利地过路,毕竟浚稽山驻守的四万薛延陀士卒不是摆设,曳莽也不是摆设。
当然,李恪军自然先郁督军山的援军赶到,但当李恪军行抵浚稽山隘口之时,达布河对岸早已严阵以待,布满了薛延陀的士卒。
“这曳莽倒是不怕麻烦,本王的军尚未搭桥渡河,他竟就摆齐了守势。”李恪站在戍堡下的山坡之上,看着对岸手持弓箭、刀剑严阵已待的薛延陀士卒,对身旁的李绩、苏定方,还有阿史那忠道。
阿史那忠对李恪回道:“这曳莽行事一向如此,和度设倒是截然相反,甚至比起咄摩支还要了出来,虽然显得有些鲁莽,但夷男也并未斥责,因为两国已然开战,可因如今薛延陀的国情和当年诺真水惨败的缘故,薛延陀上下对李恪,对唐的惧意都有些太重了,此时有人站出来为国人壮胆,自然也是好事。
不过拔灼的效用也仅止于此,因为哪怕是夷男也不会相信,拔灼能在薛延陀腹背受敌的情况之下在三月内破了唐军,哪怕是汗庭精锐倾巢而出。
夷男压了压手,示意拔灼坐下,对他的话也是不
第四章 强攻浚稽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