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章 吐蕃之论[1/2页]

庶子夺唐 江谨言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看虎头方才在朝议之上的模样,几番欲言又止,似是言有未尽之意?”李世民单独留下李恪,一开口便对李恪问道。
      李恪回道:“臣身为北地边帅,坐镇河东,西南边务不在臣辖下,臣本不该置喙多言,有些话也不知该不该讲。”
      李世民闻言,纠正道:“虎头这话便说的差了,你虽是河东边帅,但也是皇子,我唐长治久安你自担着责任,凡我唐之事,于国有利者你尽皆可言可问,谁能说得,更何况你看事颇有见解,有些事情朕也正想听听你的意见。”
      “臣领命。”李恪应了一声,回道。
      李世民问道:“方才出兵吐蕃之事可是有何不妥?”
      李恪道:“倒也并非如此,若当真是战事不妥,臣绝不会袖手旁观,就是言官弹劾也必是要说清楚的,臣方才欲言又止,担心的不是此战,而是吐蕃其国。”
      李世民不解地问道:“在恪看来,吐蕃其国力更胜突厥和薛延陀吗?”
      李恪想了想,回道:“这倒也未必,若单论国力,吐蕃位高原,物产稍显贫瘠,不比草原,将士虽悍勇,但也不及草原人善战,若是但拿出作战来相较的话,吐蕃当不及突厥和薛延陀。”
      李世民笑着问道:“那这便怪了,你幼年便敢自请为质,北上突厥,后对阵薛延陀,亦丝毫不惧,一举尽功,突厥和薛延陀之败亡都与你相干,你怎的偏生对吐蕃如此慎重。”
      李恪回道:“战之所依者,不过天时、地利、人和而已,我唐得圣明之君,据天时,有君臣共力,占人和,但吐蕃却独有地利,天下无双。”
      李世民扬了扬手,好奇道:“我唐幅员万里,名山川遍布,土地肥沃,比地利难道还比不过一个吐蕃吗?”
      李恪道:“吐蕃之地利,不在物产,而在地势,吐蕃居于高原,易守难攻,纵使我唐之兵倍于吐蕃,也不过自守,难言回攻。”
      “这是为何?难不成吐蕃之险,更胜川蜀十倍不成?”自打李世民从军以来,除了在陇右薛举手中吃过一次亏,其他的还鲜尝败绩,李恪把吐蕃的地势说的这般厉害,李世民难免来了兴致。
      李恪道:“吐蕃虽占地势之险,但若只凭此一招,倒也难挡我唐雄狮。吐蕃居西南千丈之高,地理独特,与我中原迥异,甚至与川蜀、天南也都不相同。凡我中原人上得高原,轻者呼不得畅,喘不得匀,胸闷气短,重者心慌如擂鼓,浑身肿胀难当,以致丢了性命。”
      李世民恍然道:“这是瘴气。”
      李恪道:“虽不尽是,但也相差无几。我唐郎生于平原之上,高原之险,非寻常可料,纵身形壮健如牛,也未必能登。我唐若军出征吐蕃,只消上了高原,不必吐蕃人出兵,我唐将士便已十去五六。”
      李世民闻言,惊讶道:“朕亦曾听闻高原难登,但竟能险恶至此?”
      李恪回道:“正是如此,故而此番薛将军出征,只宜退敌,不宜深追,否则恐尝败绩。”
      李恪行事说话一向稳妥,若非有十足的把握,李恪绝不会信口开河,坏了士气,故而李恪的话李世民信得过,也绝对听得

第四章 吐蕃之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