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五十三章 江淮两岸[1/2页]

请给本公子一个面子 真不吹牛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临近入秋,未曾感受到分毫秋老虎的气息,反倒比往年更添了几分燥热。
      江淮沿岸垂柳摇曳,一艘渔船承载着一行人渡河。
      这江淮风光无限好,往来书生墨客无数,亦曾流传下无数佳话,其中当属当世大文豪吴所谓留下的一首诗词:
      “祖龙驱群龙,疏此万丈沟。雨工恋故栖,十步九回头。至今江淮曲,蜿若春蛇游。舟师厌回互,叹息倚柁楼。”
      这首诗词恰到好处地描写出江淮之深,且拐道多多的特征。
      碧波荡漾,江面清澈。
      王安坐在船内,望着沿岸新近临时搭建的木棚,正是当地富户设置的赈灾点,有专人熬煮着米粥分发给排队取食的难民。
      一月之前,淮州城尚且保持风平浪静,如今天气愈发酷热难耐,城外田地里的庄稼基本上都旱死,大批失去农作物的难民们失去维持生计的家当,开始涌入城内。
      淮州素来有鱼米之乡称呼,人口数量亦是颇多,一直居于全国前十名列,如今难民涌入城内,亦是给衙门官差造成了极大的压力,不得已之下方才允许富户设置赈灾点。
      难民们多是面黄肌瘦,人人瘦骨如柴,一手持着木棍用作赶路,亦是为了防备他人抢食,从赈灾点分得一碗米粥,亦不过是清水当中飘着稀疏米粒罢了,仅仅能够解解馋,却无法彻底果腹,即便如此,亦是引来无数难民的追捧,对设置赈灾点的富户们感恩戴德,称之为大善人。
      反观江淮之上,飘荡着一艘艘张灯结彩的楼船,广一丈五尺二寸,长十二丈,楼高四层,甲板上有穿着艳丽的花姑娘正在搔首摆尾,许是在排练新节目演出。
      待得渔船停靠岸边,王安一行人相继落下。
      此间亭台楼阁无数,他们复行数十步,行至一栋酒楼面前,其高六丈六尺,飞檐翘角,形如飞鸟展翅,匾额上镂金大字流转金光,“醉仙楼”三字映入眼帘。
      步入醉仙楼后方才会发现内里装饰得豪华大气,来自东海鲛人眼泪化作的珍珠制作成精致工艺品,南邵而来的熏香飘荡于空中,令人闻之醒脑提神。
      王安一行人数众多,兼且有镖师跟随一侧,一看便知道是难得贵客,一名打扮妖娆的侍女上前迎接,一番交谈过后便领着众人上楼寻得一处雅座。
      醉仙楼内部呈回字形,中间镂空,一层搭建一处戏台,供给楼上楼下客人在品食之余,也可欣赏戏剧大饱眼福。
      倘若客人有独特需求,自是可包下一间包厢,将表演戏子请到包厢里来,为其独身表演,亦算是风雅之事。
      妖娆侍女领着王安一行人来到靠近窗台位置,此处眺望可观江淮波澜,亦可临近欣赏楼下戏剧,得两全其美,亦是难得可贵,倒是此间费用颇为昂贵,单单是茶水费便得一人一两白银,还没有算上其他费用,便抵得上寻常家丁一月薪资。
      “各位贵客。”
      妖娆侍女盈盈一笑,道:
      “今儿我们醉仙楼请来了近来大受热捧的四喜班,他们的头牌梁红玉亦将登台表演,所以今儿咱们醉仙楼的费用将会比往日高出些许,倘若带来不便之处还请见谅。

第五十三章 江淮两岸[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