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府里,贾巧一早到老太太那里请了安。又到邢夫人那里请了安。邢夫人问道:“你今天都去了哪里?”贾巧道:“给老太太请过安后,就来太太这里。”邢夫人道:“乖孩子。”贾巧道:“在老太太那里遇到了二叔。问我念了些什么书?”我回答是《女孝经》。老太太说是妈妈是不认得字的。妈妈自己还不承认。二太太说,女子无才就是德,不需要念太多书。二叔还问我认识了多少字。我道,认了二三千多字,念了一本,半个月头里又上了《列女传》。”邢夫人:“真是好孩子,你也会像你父亲一样,能文能武,才华横溢。”贾巧道:“就如姜后脱簪待罪和齐国的无盐安邦定国,曹大姑、班婕妤、蔡文姬、谢道韫诸人。如孟光的荆钗布裙,鲍宣妻的提瓮出汲,陶侃母的截发留宾:这些不厌贫的,就是那乐昌破镜,苏蕙回文;那孝的,木兰代父从军,曹娥投水寻尸等类,也难尽说。”巧姐听到这些,如王嫱、西子、樊素、小蛮、绛仙、文君、红拂,都是女中的豪杰。”邢夫人:“不要说了,人生如梦。道理知道这些也就够了。还是要学些实用的,能够谋生的手段。”贾巧道:“父亲平日也是这般说。说是学不来就练练武艺,也能防身,也能健体,就是生活也是如意一些,我不十分明白。”
邢夫人道:“你父亲都教你些什么?”贾巧道:“打算盘,看账本,练武艺,过堂理事。不过父亲不经常在身边,大多时间都是跟着探春姑姑,惜春姑姑在学习。”邢夫人道:“你惜春姑姑还会这些?”贾巧道:“会。可是她不太喜欢。她喜欢打坐,参禅,诵经,学法。跟妙玉姨娘一样。就是一个道,一个佛。反倒是在探春姑姑那里学到的最多。探春姑姑处理事情,我就坐着小板凳在一边听着。”邢夫人道:“你父亲才是思虑长远,他安排的对你大有帮助。经营家业才是重要的。”
邢夫人道:“这些人,谁待你最好?”贾巧道:“自然是平儿姨娘。平常吃饭,穿衣,嘘寒问暖,都是一个母亲该做的。平儿姨娘待我比待自己儿子还亲。”邢夫人道:“知道这些,将来多回来看看你平儿姨娘。或是借去住几天也就够了。”邢夫人又问:“你平儿姨娘都教你些什么?”贾巧道:“纺线织麻,针凿女红。”邢夫人道:“大多妇人都做这些。这才是生活需要的。”贾巧道:“林姑姑说,这不是大家小姐过的日子。林姑姑说,跟着她写写诗,填填词,那才是大小姐生活。”
贾巧道:“还说诗词藏于心,岁月从不败美人,正月寒夜探梅,二月杨柳荡千,三月闲厅对弈,四月庭院观花,五月水阁梳妆,六月碧池采莲,七月桐荫乞巧,八月琼台望月,九月重阳赏菊,十月文窗刺绣,十一月围炉博古,十二月踏雪寻诗。林姑姑问我喜不喜欢?”
邢夫人道:“平日做什么?”贾巧道:“吃饭睡觉。”邢夫人道:“好精致悠闲的生活。你林姑姑是要你活的有品位,做不得真。”贾巧道:“也是,好玩的有许多,有文有武,应有尽有。在唐朝的时候,社会风气比较开放,可以逛街、赏花灯,可以骑马。纸牌,打马吊,富家女子琴棋书画样样精通。还可以吃,吃各种不同的好吃的。”邢夫人:“你林姑姑不是遇上你父亲,可过不得这样悠闲生活。”贾巧道:“怎么又提起父亲来了?”邢夫人:“没有一个坚实的肩膀可以依靠,哪有大观园里满园美貌女子的惬意生活。还不东的东,西的西,几人欢喜几人愁。运程好的,给人做妾,运程坏的倚门卖笑。”
贾巧的穿着还是一贯的色彩斑斓,骨子里还是喜欢金玉满堂的。但是,还是在贾琏督促下习武。贾琏还是相信命运的齿轮会在某一天,把贾巧推到一个尴尬的,万劫不复的境地。会些谋生手段,至少能够有生存下来的希望,也希望她有抗争命运的能力。
邢夫人:“巧儿,在这府里,有事情过来找太太,太太可以给你一些帮助。”贾巧谢过了邢夫人。邢夫人道:“巧儿,和谁学都别学你宝二叔。”贾巧道:“我妈妈想着要把什么柳家的五儿补上,不知二叔叔要不要。”邢夫人道:“宝玉听了肯定喜欢。”邢夫人道:“宝玉房里过往了多少人?祸害了多少姑娘。没有半分担当。也不想事业,功名,不肯为家族出力,只知道享乐。这不是一个有担当的人。”贾巧道知道了,然后看过小叔叔,和他玩了一会子才离开。
李纨在天津,过问着贾兰的学业和衣食住行。按照贾琏说的,多多习武,休息,不要累垮身体。学业也不是一天成就的。贾兰针对考试的应对,自有李守中来指导。贾琏对贾兰也说过,贾家不管在科举,还是在武将功勋方面,都过于突出。皇帝已经起了打压之心,就是再努力,怕也难有好成绩。一切随缘,只要能考上就成,名次高低不重要。虽然话是这样说,贾兰还是怀着憧憬,能够金榜高中,四海扬名。
李纨在吃完晚饭。:“兰儿,你要知道休息。不要像你父亲,身体不好,再高的功名要来何用?至于将来,我们比很多人还是要好不少。给你娶妻,置业,有个安稳的生活还是够了。”贾兰道:“母亲,京城居住不宜,花费不菲。你如何有许多钱财?”李纨道:“这些钱财,一是你父亲留下来的。”贾兰道:“不是说子女无私财,这父亲的收入不用交回公中去?”李纨道:“傻孩子。这礼法是死的,人是活的。只是针对偏支的借
第235章 二百二十二节贾巧的培养,贾政以珠喻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