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567.秦末的最大矛盾,就是新旧两种观念的碰撞[1/2页]

颠覆了这是皇帝聊天群 黑血粉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陈通当然没有惯着李老三,直接就分析。
      陈通:
      “第一,从刘邦的履历可以看出,刘邦这个泗水亭长,最重要的职责就是押送沛县的人去服劳役,去服兵役。
      以前在押送的过程中就没有人逃跑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那刘邦怎么处理的?
      那肯定是按照秦朝律法,将逃跑的人绳之于法。
      这样,他才继续担任泗水亭长,继续吃着秦朝的公粮。
      可为什么这次他要纵容囚徒逃跑,并且干脆放走了所有的人?
      这不仅仅断送了他的前程,还让他成了秦朝的通缉犯。
      刘邦是那种为了别人甘愿牺牲自己的人吗?
      显然不是。
      他可是连自己的老婆都能托给别人照顾,关键时刻连儿子都能踹下马车,在项羽要烹煮他父亲的时候,刘邦眼睛都不眨一下。
      这样的人要是舍己为人,那真是天底下最大的笑话!
      第二,秦朝律法中把主犯和从犯分得特别清楚。
      刘邦押送囚徒去立山修建陵墓,囚徒逃亡,刘邦最多算是个看管不力。
      可刘邦放了这些囚徒,那性质就变了,而且他还落草为寇,从此与整个秦王朝对立,走起了项梁项伯的道路。
      这就说明:刘邦从心里面已经倾向于相信秦王朝将有大乱,甚至他连自己老婆在牢中遭受虐待他都不管。
      可见,刘邦已经做好准备,随时迎接这个乱世。
      第三,刘邦丰西泽纵徒,虽然历史学家没有把这个时间确定在具体哪一年。
      但是,大概的年份还是知道的。
      刘邦落草为寇的时间,最有可能发生在秦始皇死的这一年。
      因为很多记载中都说刘邦在山里面待了一两年,就碰上了陈胜吴广起义。
      而陈胜吴广起义,就是发生在秦始皇死后的第2年,秦二世刚刚登基后的8个月。”
      ……………………
      杨广点点头。
      基建狂魔(千古狠君):
      “刘邦见多识广,并且经常押送服役人员去咸阳,他对整个大秦的局势有着清晰的判断。”
      “在这个时候突然一反常态,改变了以往忠于秦律的做法,直接落草为寇,丝毫不担心自己被秦朝军队清剿。”
      “那就是因为:刘邦已经感觉到秦王朝的统治出现了巨大的问题。”
      “一系列的反常事件背后,必定有着刘邦清晰的利益诉求。”
      “因为他做这个决定,那可是冒着被抄家灭族的风险。”
      ………………
      李隆基郁闷无比,听着还像那么回事,可他绝对是不会认同的。
      长生殿主李三郎:
      “等一等,你竟然质疑秦始皇!”
      “刘邦到底是哪一年落草为寇的,历史上并没有定论,还有可能还是在秦始皇驾崩前两年。”
      “我就问秦始皇还没死,秦朝就出现问题了吗?”
      “这不是在质疑秦始皇的能力吗?”
      “秦朝当时有什么问题?我怎么不知道!”
      ………………
      汉武帝骑在马上,看着近在咫尺的马邑城,他心中热血沸腾,终于走到了!
      很快他就要在这里与匈奴决一胜负。
      汉武帝看到李隆基提出的问题时,他嘴角勾起了一抹嘲讽,这是想用秦始皇来压别人吗?
      你真是想多了!
      虽远必诛(千古圣君):
      “你不知道的事情还很多,秦朝的确存在着巨大的隐患。”
      “而且秦始皇当时也知道,只是这种问题无法解决而已。”
      ………………
      朱棣被汉武帝说的懵逼了,在他的心中,秦始皇就是不可逾越的山峰。
      秦始皇在位时期,秦朝就出问题了?
      怎么可能?
      诛你十族(盛世雄主):
      “这可是秦始皇在世的时候。”
      “并不是秦始皇死了,秦二世上位。”
     &

567.秦末的最大矛盾,就是新旧两种观念的碰撞[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