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四一八章:铁头娃[1/2页]

高龄巨星 蠢蠢凡愚QD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先生,就听我的吧。这么多年过去现在才有缘重逢,于情于理我都得照应!”
      对于周维明的安排,李世信只是微微一笑。
      对于普通人来说进大学当个老师,按说挺美好的。
      可是自己的情况不一样。
      现在是靠着喝彩值续命,若是去中戏北影这种跟娱乐圈结合比较深的高校当个教授,他还能考虑考虑。
      荣传倒是也有戏剧学院也有表演系,但是相比于能在国内排进前三甲的传媒专业相比,倒是显得不怎么入流。
      可就当他想着推辞的时候,周维明却已经将电话打给了学校的教务处,嘱咐那面安排去了。
      ……
      和李世信几十年没见,久别重逢之下周维明兴奋的很。
      安排完了学校的事情之后,便强拉着李世信去了学校附近的饭店。
      饭桌之上经过一番详谈,李世信才知道这些年周维明的经历;
      那一场大火之后铸就,周维明的父亲工作就迎来了调动。那个时候还叫做周拴柱的周维明,也就就跟着父母从那个小农场里般去了县城。
      虽然换了环境,但是农场里学到的那些东西和教那些东西的人,却深深的印刻在了周维明的心里。
      县城的环境比农场要好一些,虽然也受到了浩劫的波及但是学校还是在正常上课的,只是学校中没有多少学生。
      凭借着好学和对老师的尊敬,周维明成了学校里的宠儿。
      一群在斗争中瑟瑟发抖,毫无尊严的老师,将全部的精力和热情都辅助到了这个好学的孩子身上。
      再之后恢复高考,周维明顺理成章的考上了京城大学,并在填报专业的时候选择了教育专业。毕业后在中学当过老师当学校长,后来因为对当时的教材提出了改革建议,又进了教育部参与了90年代三个版本中学生教材的编纂工作。
      就这么一路走来到了现在,又因为荣传老校长突然中风,机缘巧合的空降成了荣传的新校长。
      听完了周维明这么多年的经历,李世信移开了支在脸颊上的手,淡淡一笑。
      “和你一起的那些臭小子呢?现在还有联系么?”
      面对李世信的询问,周维明摇了摇头;
      “当时写信的事情我们跟家里说了,家里面吓了个半死。怕我们留在那里再横生出什么枝节,我爸妈就跟组织上请求了调动。
      其他的伙伴也都差不多,当时也没有个什么电话,大家搬走之后就断了联系。从那之后,倒是再也见到过。
      后来我参加工作之后倒是回去过农场几次,但是当时农场已经裁撤,耕地都已经归了附近的村子,以前的那些老人也都找不到了。
      不过……当初草房的地方,不知道被谁立了坟。估计,是哪个伙伴回去之后做的吧。”
      看着周维明脸上的惆怅,李世信摆了摆手。
      “行了,不说这个,有个坟头就好。”
      周维明点了点头,看了看面前的李世信,皱了皱眉头,道:“先生,那时候你是牛棚里最年轻的一个。那时候我也没问,你是怎么进去的?后来,你又去哪儿了?”
      将记忆中的那些经历整理了一下,李世信摇了摇头,苦笑道;
      “其实,没什么可说的。
      六八年我刚刚进了文工团,就随团去边境参加抗美援越汇演任务。那时候在部队上认识了几个朋友,六九年年末回到京城,文工团就出了事情。我当时因为拒绝指认当时的团长,也就遭到了牵连。
      后来在部队的朋友听说了我的事情,冒着风险托关系把我调到了驻地附近的农场。虽说还是劳改,但是有朋友照应,倒也过的不那么难。
      就这么混到了七三,形势就不那么糟糕了。在我妻子死后,我就进了部队的文工队。没多久……南边边境局势紧张,自卫反击战打响,我随着部队又去了边境。
      仗打完了就裁军,家里的孩子也需要照顾,我回了老家……就这么稀里糊涂的过来了。”
      虽然李世信说的波澜不惊,但是周维明听过

第四一八章:铁头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