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03章 江东秋税[1/2页]

强宋崛起 过海青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宗望说道:“先说新农政,北方各路的农民都有了田,并且设置监镇官,在地方上协助农业。拿河北巨鹿来说,有三个监镇官,每一个监镇官衙门,都有专门的吏员在地方上教人全面的农学知识,并且建造了专门的粪便处理制度、农民劳作制度,甚至细化到如何肥田,何时必须肥田。”
      “另外,监镇官与农民直接接触,能更快更好的组织农民,开通水利,三年之内,巨鹿县开通了五条水渠,粮食产量比宣和五年增长了一倍!”
      众人都竖起耳朵听着。
      宗望继续说道:“朝堂上还有人在反对议和,要坚决南下伐宋。我原本也有动摇之意,但看见宋国新政成效后,我决定坚决反对战争!因为这是一场长期的较量,宋国有宋国的弱点,稍微给他们一点和平,他们便沉迷、贪婪,但是,我看到了我们的弱点,我们不能只知道打仗,我们的田,也要有人种。”
      “知道巨鹿县的田收成翻倍真正的原因吗?”
      众人沉默。
      宗望言简意赅地说道:“赵官家用均田承租的方式,削减了农民的赋税和杂税,提高了农民种地的积极性,这是我们远远不能及的。”
      刘彦宗说道:“下官以为,这其中监镇官之作用最大,能助宋廷对民间有效管制,并且这些监镇官都是颇有抱负的年轻人,他们更愿意去做事。”
      “刘仆射说得对,我正准备说这件事。”宗望有些兴奋,他又咳嗽了几声,“我决定设立燕京大学,效仿宋国,为我们的农务培养我们的监镇官,充实燕云农务。”
      众人道:“殿下英明。”
      宗望停顿了片刻,才说道:“此次辽东复州一事,斥候已经打探清楚,高丽为宋军提供了不少军粮,我已派人去高丽问责!”
      “另外,刘仆射。”
      “下官在。”
      “在真定、河间、辽东,设立榷场一事,交由你全权负责。”
      “下官遵命!”
      十月初二,东京城,文德殿。
      赵桓正在看河湟团练使折彦质上报上来的消息。
      他的眉宇之间露出了喜色,对张叔夜说道:“折彦质果然没让朕失望!”
      “陛下,今年已经给陕西配置了三万匹马,这一万匹是否要调到河东给吴??”
      “朕看可以,这一万匹全部调给吴?!”
      “是!”
      便在此时,王怀吉在大殿外说道:“陛下,江东传来情报。”
      “哦,快拿进来。”
      那情报正是秦桧写的。
      赵桓连忙激动地打开。
      他想看看这一次秦桧给朝廷创收多少钱。
      “这是秦桧写的?”
      王怀吉接过来看了看,是秦桧写的没错啊!
      下面还有秦桧的署名和官印。
      “陛下,这是秦相公写的。”
      好家伙,果然没让朕失望啊!
      800万贯!
      一个江东,加上抄出来的钱、粮食和田,只有800万贯的总值!
      抄了200户一等户,80户二等户,50户三等,一共330户,就给了朕800万贯?
      要知道,这800万贯可不全是现钱啊!
      还有田、古董字画、家里的买卖货物、粮食等等。
      一共加起来,总资产800万贯。
      赵桓在大殿内来回踱步。
      这里面的猫腻自然在他的掌控之中。
      江东抄家,那些个官僚乐在其中,手里必然是拿了不少。
      这都在赵桓的预料之内,甚至他暗示秦桧威胁那些官僚,等抄完家,地主瓦解了,那些官僚基本上也就没原先那么有价值了。
      不过赵桓现在真正需要的不是这800万贯。
    

第103章 江东秋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