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反对的声音过大的时候,人就会陷入自我怀疑中,任何一个人都会如此。
连王安石那种意志坚定的人也会这样。
所以,宰相的角色的必不可少的。
宰相是皇帝与百官的缓冲桥梁。
帝王在施政的时候,会由宰相做执行,如果有反对者,反对的声音和压力基本上就会去宰相那里。
这会在心理层面保护帝王的平衡和宁静。
等到明朝,废除宰相,失去了缓冲,所有的压力直接到皇帝本人,朱家的那些皇帝奇葩行为多多少少与这种压力过大有关。
对于赵桓来说,缓和诸多压力的关键人物就是赵鼎。
而每一个新政也有具体的主政人,这个主政人就是承担巨大压力的中心点。
陈东是,李光也是,杨沂中是,赵构、秦桧都是。
现在轮到张九成了。
此时,张邦昌正在文德殿内。
“你的意思是,大理国君臣关系和睦?”
“是的,陛下,大理国君臣关系和睦。”
“对我大宋也尊重有加?”赵桓继续问道。
“是的,陛下,年年上供,年年派使臣前来问候天子圣安,这些陛下您应该清楚。”张邦昌继续说道。
“那战马呢,你在买战马的时候有遇到什么问题吗?”
“大理国非常配合。”
“茶叶呢?”
“也非常配合!”
赵桓扫了一眼一边的王宗?椋?踝?榭人粤艘簧???谒档溃骸罢抛幽埽?罄砉??脊叵抵皇潜砻娴暮湍溃?呤弦恢倍远问贤寄辈还欤?庖坏闶悄愕氖韬觥!
“这……”张邦昌感觉赵官家今天的话有些异样,王宗?橛殖隼凑饷匆凰担?虐畈??醯每梢伞
王宗?榧绦?档溃骸暗蹦旮呱?┓洗罄砉?鞫?粤ⅲ?罄幢黄然拐?问希??呤显粜牟凰溃??⒃缬胁炀酰
张邦昌不说话了,他感觉到赵官家今日和王太尉是要做局了。
要说这一任的大理国相国高顺贞有异心,他是不信的,但最终解释权显然在赵官家手里。
“张卿,有斥候频繁向朕汇报,高氏正在密谋新一轮的反叛!”赵官家说道,“朕准备出兵大理,你意下如何?”
“陛下,朝廷现在在高丽投入兵力,若是再在西南投入,恐有……”
“你不是你该担心的,朕会安排好人马。”
“若是陛下想要助段氏匡扶社稷,那自然是大理国臣民三生修来的福气。”
“好,你先退下,此事朕不希望有其他人知晓。”
“臣先告退。”
张邦昌刚到门口,就遇到了赵鼎。
“大相公。”
赵鼎点了点头,带着张九成进了文德殿。
“臣参见陛下。”
“免礼。”
张九成双手托着一份文书,说道:“陛下,这是从东京到河东官道一份详细的策论。”
赵桓接过来,他仔仔细细看完,说道:“大相公以为呢?”
“臣以为这仅仅只是开始。”
“哦,怎么说?”
第230章 天下都必须是大汉的![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