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07章 一个臣子该尽的职责[1/2页]

强宋崛起 过海青虫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二日一大早,天还没有亮,赵桓就爬起来了。
      银行这件事确实如吕颐浩所言,他比普通的贪污案要严重一万倍。
      例如杭州银行给民间造船厂贷款,批量扩大造海船的数量,使得海运更加发达,进一步推动造船的技术升级,从海外赢取利润回来,一部分偿还给银行。
      这就是一个产业链的拉动。
      它有几个关键因素:资金、人才、技术和一个健康的盈利模型。
      其中资金就是催化剂,资金给够了,在盈利模型健康的情况下,立刻扩大规模,拉动海量就业。
      并且通过量变引发质变,来提升技术革新。
      但是,现在银行的资金源头有巨大的风险,资金没办法真正到达它该去的地方,后面的人才、技术和盈利模型都是瞎扯淡。
      赵桓看着诸位大臣,说道:“诸位卿,今日有何事要奏?”
      像往常一样沉默了片刻。
      第一个站出来的是赵鼎,他主要汇报了这样几大件事:
      一、杭州的改稻为桑,成果颇为显著。
      二、南方各处铁矿的开采,包括福建和广南东路铁矿,以及铁器的调运。
      三、安南都护府的移民。
      四、银行在东南几路的推行。
      五、从东京到太原的官道修建。
      这几件事,基本上政策层面的大事。
      另外一些关于技术突破和学术方面的,就不是宰相汇报了,那些多多少少牵涉到机密,也不便在朝堂上汇报。
      赵桓倒是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说道:“全凭政事堂妥当安排便是,朕就不过多干涉。”
      又陷入沉默中。
      官员们眼神四处乱瞟。
      第二个出来的竟然是蔡懋,蔡懋说道:“陛下,臣有事要说。”
      “蔡相公有何事要说?”
      “从年前到现在,各地都有不少官员呈报了一些奏札到政事堂,是关于朝廷之前对犯事官员处置方式的议论。”
      蔡懋这句话一说出口,大殿内的气氛立刻就变了。
      刚才还在汇报大事件,那些大事件,大家其实都清楚,今年朝廷要重点做的一些事。
      然而蔡懋说的这件事,却是眼下许多人最关注的事。
      自从靖康元年年底,赵桓穿越过来,在垂拱殿外杀了徐秉哲后,这大宋朝的政治游戏就变了。
      从此以后,赵官家杀人越来越随意,随意到甚至有人怀疑赵官家过一段时间,不弄死几个人,心里就难受。
      所以,狗皇帝是个死变态!
      有人也慢慢习惯了这种肉体毁灭的政治生态,但有人一直还想回到从前。
      正如王次翁所说,回到从前有许多好处。
      至少捞钱可以不用再整夜担惊受怕。
      蔡懋继续说道:“地方上许多官员都谈论过这件事,并且不少人希望朝廷能根据局势,减轻刑罚,施以仁政。”
      蔡懋一脸淡定。
      一边的王次翁、罗汝楫等人,被突然跳出来的蔡相公打了一波助攻,搞得心情愉悦。
      蔡懋本就不是秦桧系的人,一直来往冷淡。
      王次翁没想到蔡懋今天居然如此主动。
      “已经有许多官员上奏,尤其以江南西路转运使陈裕儒,短短两三个月,上奏五份,以请求朝廷能减轻刑罚。”蔡懋语气平静。
      他说完后,大殿内再次陷入一片死静。
      过了一会儿,蔡懋继续又说道:“目前来看,地方上大多数官员都还是希望陛下能废除死刑的。”
      “这件事今日倒也可以拿出来好好讨论讨论。”赵桓说道,“朝廷过去的确处死了不少官员,不过朕是一个爱惜人才的人,朕也自然愿意与诸位共创盛世,仁政爱民,是朕想要的。”
      众人不由得点头说道:“陛下圣明,天下能有陛下这样的仁德君主,是苍生之福。”
  &

第407章 一个臣子该尽的职责[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