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闲最后还是答应去河东。
倒不是他想要厂太子的船,也不是为了李大掌柜,而是他觉得既然穿来大唐,总要做点什么。
总体而言,大唐已经进入快速发展期。
小冰河时期周期的天气恶化已经到了尾声,接下来几年大唐大部分地区是风调雨顺,国力迅速恢复。
而这时候,李二手下尽是精兵强将,老一代的将领还很能打,新一代的将领也正茁壮成长,部队基本上是百战老兵。
李三姐这位穿越前辈虽然蛰伏着,不过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热武器威慑。
可以想见,不管是突厥还是吐谷浑、吐蕃等部都将为大唐兵威压制。
再说朝廷内部,经过数年的磨合,随着李渊的去世,一些杂音将最终消失,李二大权在握,将真正将满朝文武拧成一股。
而且随着政局的逐渐稳固,大唐内部的各方势力也将达到一个平衡。
不仅是盛世可期,七宗五姓、关陇贵族以及江南氏族的势力将进一步萎缩。
这种大好形势之下,庄闲要想扩张,要想成就一番事业,要想挣更多的钱,一味苟着是不可取的。
他也明白,自己打造的这个商业帝国,最终还是免不了要融入上层建筑的固有体系中。
和勋贵们联系紧只是第一步,第二步将是走出关中,布局全国。
那么河东就势必成为“前线”。
现在接着灭蝗的大势,悄悄在河东布子,才是最好的时机。
就像趁着边境异动,先一步在草原上落子,占据小积石山蓝海部这样的节点,对于将来向西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些工作没人能替代,只能庄闲亲力亲为。
他叹息一声:“我咋这么命苦呢?”
这就是答应了?
李二也露出欣慰的笑容。
他跟长孙互视一眼。
这小子就是属倔驴的,不抽两鞭子,还真不肯跑啊!
“你打算怎么做?”
庄闲想了想,反问道:“就是不知道太子爷想让某负责哪一片?”
“潞州!”
庄闲脑海里浮现出一副地图来。
河东其实是一个非常广泛的地域概念,过了黄河就是河东,潞州在晋阳东面,相州西面,其实就是后世的晋东南。
庄闲不仅抽了一口凉气。
这一片不就是大名鼎鼎的太行山区吗?
河东其实是李家的传统势力范围,不过主要集中在晋阳一带,这里自然是不用庄闲去的。
晋北一带已经被蝗虫肆虐了一遍,派去的人主要是赈灾。
而晋东南就是蝗灾的重灾区。
“这一带地方势力很强大,朝廷上次派去的人回报都说这一带民风彪悍,他们根本连城都出不了,而且饿殍遍地,百姓都在逃荒,根本组织不起人来灭蝗;然而据探报,根本不是那么回事,那里的人都成群结队,和官府对抗,要么围攻堡寨吃大户,要么就聚啸山林,大郎啊,你有没有什么办法?”
庄闲的眼睛里都快喷火了。
这样的情况下,你让我悄悄过去,那不是找死吗?
他没好气的说:“我能有什么办法?”
突然庄闲想到什么:“那一带粮价多少?”
李二还真不知道。
&
第199章 快把老爷子弄走[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