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邙山上清宫。
朝阳升起的时候,李承乾已经站到了老君塔顶。
他看向北面,远远一条“天上河”正汹涌而来,横亘在眼前,孟津这个著名的渡口就好像一个小小的棋盘,落在河边。
再看向南边,温婉的洛水盘旋而过山脚,河对面的巨城就是东都。
山川壮阔。
李承乾却心如死灰。
他身后跟着一个娇俏的女子,和一个熊一般的壮男。
两人都带着诡异的面具。
不消说,这是大娃和二娃。
二娃桀桀笑道:“太子哥哥,你在看什么呀?”
李承乾根本不想搭理她。
转身之际,还被大娃挡了一下、
“滚开!”
大娃只当没听见。
李承乾愤怒地推了他一把。
这是一对凶残的魔头。
昨天傍晚,他受邀前来这边上清宫观礼。
跟着来的还有东都的大多数官员以及一些宿老大儒,他将大队人马和其他人的手下都留在了山下,只带上来一百多亲卫。
不过其他人带上来的也差不多一千多人。
上清宫是道家胜地,宫里只有一百多个道士,都非常谦恭和善,太子也不觉得会有什么危险。
陆陆续续过来的人也都只带一两个护卫之类,所以虽然人数众多,太子也没多在意。
这些人非富即贵,很多是当地的巨商名流,还有就是七宗五姓的人。
当晚这些人就觐见了,也算是相谈甚欢。
庄闲告诉过李承乾一句话:求同存异。
所以太子并不想之前那样咄咄逼人,什么都可以谈,也不翻脸,说到哪儿算哪儿,权当是各抒己见,一点架子没摆。
很快李承乾就发现这办法不错,起码这些人的敌意和对立情绪都消散了很多,开始诉苦啊,调笑啊,越说越欢畅。
李承乾也就渐渐明白了。
只要保持这样的交流,就能掌控节奏。
庄闲也说过,很多时候不要被人牵着鼻子走,只要掌控好节奏,那么事半功倍,只要不翻脸留有余地,就没事。
李承乾按照这样做,还是第一次感觉到掌控话语权的好处。
因为这些人哪怕再德高望重,再身居高位,都没有自己尊贵。
他的身份摆在那里,别人就不好意思强硬地转移话题。
期间只要有人说什么“与世家公天下”之类的话题,李承乾要么不开口,要么直接转移话题,搞得在座的人都很尴尬,有些话如鲠在喉。
李承乾看在眼里,只觉太好玩了。
他过来这些天也不是白给的,很多轻快都有所了解。
在座的人中,他关注的就是几个核心人员,这几个人代表着竖骨势力。
有代表最大世家崔家的,有商人的代表郑家的,还有东都本地派,以及官员们的代表人物。
李承乾忍不住有想到庄闲说过哪里都有矛盾存在,只要有两三人以上,就会有意见分歧,有对立面,而作为未来的帝王,李承乾只要抓住主要矛盾,拉拢大多数人就行。
“你又不是大唐通宝,不可能所有人都爱戴你!”
这话现在想来,李承乾还是会忍不住笑场。
李承乾这么一笑,可把郑煜郁闷到了。
正好是他在那里说粮商放粮,要求补偿之类的话题。
太子居然笑场了!
郑煜都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怎么解?
难道太子感觉商人们倾家荡产比较“好笑”?
还是他郑煜这个“恶名昭著”的大纨绔长得“好笑”?
郑煜怒了,他索性直接闭嘴。
李承乾倒是尴尬了,不过他很快掩饰过去:“说下去啊,你们都可以畅所欲言,孤这次过来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只过来听听意见的,我更想听的是建议!”
在场人都感觉这话说的太对了。
这太子怎么就不像是十一岁的少年。
李承乾笑着说道:“你们不要保守吗!尽管说,孤听着就是了。不过孤不会不管不顾的,只要你们的建议准确有效,那么关陇和关东连成一片就指日可待。接下来就知道我为什么会选择来这里。”
见众人还是有所保留,李承乾就率先说起来蝗灾……
宾主甚欢。
李承乾喝了两口酒之后就有点飘。
他跟郑煜说到这个朝堂对蝗灾的应对。
虽然有点火药味,不过李承乾牢牢掌控着节奏。
你进一步,我就退一步,你退一步,我则进一步,交锋数次之后,大家都摸清楚对方的底线,于是差不多就达成了共识。
七宗五姓其实想利用蝗灾,消减朝堂在河东的影响力,扩大己身的影响力,让朝堂答应增加举荐的中低层官吏,相应减少吏部安插科举出身的寒门官员。
李承乾针锋相对提出来吏部会用新的审核机制,如果举荐的官员能够符合标准,自然是没有多大问题的,但是要异地任用,而且举荐官员只能道府县副职。
这样一来,这些官员的升迁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反而不如直接参加科举。
而郑家代表商人集团的利益,要求盐铁等专营上打开一个口子。
李承乾灵机一动,让他们去参观秦渡的美食一条街。
这种新颖的经营模式,其实早就进入了郑家的视线。
于是双方都各退一步,之后很快就达成了第一个共识。
将东都的西市一带也搞一个类似的项目,不过占地更大,不仅囊括了东都的世家权贵们,还允许长安的权贵子弟和关陇世家的商业触角伸过来。
李承乾说了一个新名词:“合作共赢”。
这个理念,一下戳中了郑家为代表的的商人们的心窝。
他们何尝不想搞大项目,挣大钱,还能扩大影响力。
郑煜想到的还不止这些,因为引入了“外来资本”,也能遏制是世家大族的贪念。
你们不是喜欢种田吗?
那就乖乖种田好了!
见这事达成共识,而那些老顽固们并没有异议,郑煜都想要偷笑出身。
有了良好的开端,李承乾的心也就更大了,他的胆子也更大了,直接答应了那些世家贵族增加国子监的生员名额。
这点是来之前,庄闲就告诉他的关键一点,让这些世家子弟进长安,一来是安抚他们,而来可以监控他们,一举多得。
庄闲告诉他,做帝皇要有帝王的胸襟。
这些世家子弟不全是敌人,反而能够变成沟通的桥梁。
山不就我我就山。
既然世家想搞对立,那么我就搞大融合,将河东世家融入李唐权贵体系中来,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自然就对立不起来了。
李承乾和诸多的“大佬”们你来我往,唇枪舌战,自我感觉越来越好,都有点嗨了。
然而下一秒就让他彻底酒醒。
一伙人突然闯了进来。
不是别人,正是隐门少主。
他带着一帮子鬼脸和大批的武林人士冲进来的。
而在座一直不怎么说话的一些人也突然发难。
李承乾都不明白怎么回事呢,现场就血流成河了。
而原先以为一定会对立的“佛道”人氏居然都站到了少主身侧。
猝不及防,那些在外面的亲卫和随从们都被杀了个干净。
就连郑和玉、崔良成和孔家的老头都被一刀砍死。
要不是李金义被王诺扶着退到了最里面,也被杀掉了。
最后这些人,也就是十来个的样子,都退到了李承乾身边,被三名护卫护着。他们却根本逃不走。
崔永义是个五十出头的中年人,被少主踩在了脚底下。
“崔一高,你想谋逆吗?我……是你叔父,你怎么可以如此凶残对待我?”
少主狂笑道:“叔父?”
他拉下精巧如真皮一样的面具,露出一张俊俏却被划花的脸。
“这是被你那位宝贝儿子划得,我带着伤跑来告状的时候,你怎么不说你是我叔父?崔氏两天不下百万顷,我娘却冻饿而死,那时候,你怎么不说你是我叔父?我妹妹才十三岁,就被嫁给了琅琊王家快六十的老头子,她不愿嫁,被活活勒晕了送到琅琊郡,那时候你怎么不说你是我叔父?”
第269章 这货不会也是穿越来的吧[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