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下了车又赶着坐上巴车到港口坐上船,林清清发誓自己把上辈子没体验过的东西现在都体验上了。
可是被告知只有上午才能去坐船,因为一般都是等雾气散了才能看到船开过来。没办法的三人只好凑合开了两间房,两男一女,正好男的一间女的一间,林清清吃饱又运动消食了,衣服也懒得脱,踹了鞋就往床上爬,招待所的床比火车上舒服,外套搁着她脖子有些不舒服,不情愿的爬起来脱掉了外衣外裤躺进了被窝。
一夜好眠。
赶到港口,他们把船称为“汽筏子。”眼前这艘船没观光轮渡大气,但是比最早电视上的木筏子先进得多,乘客的位置比较少赶船的多,要想坐到一个位置还要眼疾、手快、腿快。
涨水期间,船行驶的快一些,船上有不少挑着东西进城贩卖的小贩,她欣赏着路上的美景,看见碧浪起伏的水面想到了泰坦尼克号,但是她觉得自己没那么背。
船上的她看见街口码头,好多船停在一起靠着,果不其然她坐的这艘也停了下来,一下船叫卖的、赶船的,人挤人,热闹的很。
王离一手抓住她一手抓住程哥,生怕大家被挤散了没了人影,码头上有不少民工在卸货,江岸边也有不少小贩卖着竹椅,水路的开通发达果然是带动了经济发展,
不管是体验年代生活还是坐船又或者进局子亲眼看见有人死亡,这一切对她的冲击有点大,她的思想还停留在和平的二十一世纪,她想并不是二十一和平而是她生在了一个和平的国家,恰好赶上了和平日子。
王离建议大家先歇会,吃完午饭再去找人打听,现在急也没用,大家点点头表示赞同。
在码头问了人打听了一下哪有招待所,三人带着行李走了进去,门口写着——xx宾馆。
在前台开了两张收据,林清清拿在手里,纸张泛黄粗糙标题是红色的xx宾馆宿费收据,几号房间,人民币柒角,住宿时间是三天还盖着紫色公章。
他们要自己去找房间,踏上二楼转角的走廊接着走一段路,挨个对着房间号,一开门一股子宾馆的气味,说不出来的感觉反正不好闻,屋里很暗她在门后的墙壁上摸索,打开了壁灯这才看清楚布局,一张单人床一个床头柜还有一把椅子,桌子贴着墙壁摆着。
她拉开窗帘打开窗想换换气,一片巨大的湖泊映入眼帘,水面上还有来往的船只,周围的房子将湖泊环绕起来,往远了的看是高低不齐的人家。
怪不得会有人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她敲开隔壁的门发现布局都是一样的,窗户也是打开的,唯一不同的就是王离没在房间,屋里只有程哥。
“王离呢?”
“那小子忍不住去码头打听了,说是有消息会回来告诉我们一声。”
她倒不是怕王离不回来,她就是怕王离走丢,毕竟大家互相联系都是靠面对面或者留个口信,不像现代有手
46 寻找周青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