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这个小山村终于等来了高考日,一共两天去县里考试,文科五门,语文、数学、政治、史地,林清清还纳闷为什么不考英语后来才知道下一年开始考英语。
      出了考场大门回头一看,穿着工作服的工人、农民、学生、军人、干部,都是迈出了人生重大一步的人,只要是年龄在二十五左右的都可以去考试。
      这场停滞十年的高考制度终于迎来了新转机,全国570万考生走进了考场,改变了整整一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很多人觉得大家的读书水平都只有小学左右,上了大学读了三年毕业也不会有什么真才实学,邓老顶着压力提出恢复高考,很多人的思想不统一成了阻力,僵局之下记者穆先生打破局面整理出特刊。
      有专长技术人员年龄放宽至三十,择优录取废除高考推荐制度,这样的回忆对那一代人来说是刻骨铭心也是一个新起点。
      出考场的路上碰见相熟的知青好友也会互相问候一声,说的大多都是好话,什么一定行、你肯定没问题。
      张蝉儿拽着许向阳在人群里穿梭,林清清一回头就被一个黑影扑进怀里,往后踉跄两步扶住怀里人等抬头才看清来人是谁。
      张蝉儿兴奋的和林清清交谈着,“怎么样,感觉写的咋样,我好紧张啊,你想好志愿填哪里了吗?”
      问题是接一个丝毫不给人喘气的机会,林清清也不含糊:“我感觉还行吧,考上就念考不上来年继续。”
      很谦虚也很平淡的话和张蝉儿的兴奋成了两种对比,许向阳看不下去冲林清清做了个摊手的动作,表示自己也爱莫能助。
      两人抱了一会说了话就分开了,好奇问着林清清:“周大哥怎么没来接你回去,这么重要的日子他怎么可以不来。”
      林清清叹了一口气安抚道:“这段时间都是他在挣工分,今天好不容易可以松口气歇歇,我不想他太累了。”
      张蝉儿冷静下来点点头,“也是,这段时间大家都辛苦了,现在等填志愿通知书寄过来就好了。”
      周围的人逐渐散开,张蝉儿趁着今天高兴和许向阳约着逛逛吃过饭什么的,和林清清道了别就走了。
      林清清转身出了转角,路口旁边的树底下站着两个熟悉的人,她跑过去问道:“你怎么来了,不是让你在家等我吗?”语气中的激动却是掩盖不了的。
      周青山也不含糊,“想见你就来了,正好我们也去吃饭吧。”
      三人走到吃饭的地方才见到今天有多火爆,店里坐满了人就连街头的摊都没空位置,谁也不死心找了很久才遇到一家偏僻小馆子。
      看着老旧的桌子和沾着油渍的菜单,也不矫情就坐了下来点了菜,正所谓不干不净吃了没病,现在这个民风淳朴的年代再差也不会有地沟油什么的。
      虽然环境一般可以说是差但是上菜的速度还是很快的,坐下来不一会点好的三菜一汤就端上桌了,一大盘染着红色调料的锅包肉、有名的地

61 高考来了[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