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24章 线索[1/2页]

镜界幻想 虹贯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北城郊区,一个破旧的出租屋,是破案三人组的工作地点。
      这个出租屋距离被火灾侵蚀的车站很近,受到火灾影响,这附近的出租屋价格大跌。
      很多人都对如此严重的灾害忌讳莫深,就算是不相信风言风语,没有迷信思想的人,在同样的条件下,也不会选择这附近。
      这可急死了这里的房主,大批的退租让他的房子都要变成鬼屋了,每天晚上,只有寥寥几盏灯光亮起。
      房主并不是家底丰厚的富二代,他只是一个想钻空子的中介,通过贷款收购优质房源,再利用每月的租金偿还贷款。
      如果没有这次伤亡惨重的火灾,这个计划可以算是无本万利。
      但问题就在于资金链太脆弱,出了这么档子事,房子就赔在手里,租不出去,卖不出去。
      看到有几个不信邪的人图便宜,房主痛痛快快的从南城赶来,殷勤备至的送来钥匙,并贴心的降低了一半的房租。
      降低租金已经是最后的办法了,房主别无选择,只能等几年,甚至是几十年,官府重新改造,房子才能出手了。
      现在,他急的焦头烂额,自然乐于有人帮忙分担些许。
      张放几人也算钻了空子吧。
      毕竟车站早就被里三层外三层的筛了几遍,什么线索都没有了,他们也不是必须等在车站附近。
      恰逢降租,这样的话,他们也不介意多观察一下废墟。
      现在距离赵应偷得遇害人员档案,已经过了五天了。
      五天的地毯式筛查,几人不断翻阅考察,寻找可疑事件,实地考察遇难人员的生活环境,调查家庭背景,梳理线索。
      五天过后,张放已经可以背下所有遇害者的名字,并对其中一些特殊人员的七大姑八大姨了如指掌,甚至他们有几个前男友都信手拈来。
      但凶手的作案目标,未必是所有人,甚至只是一个疯子的无差别袭击也有可能,很多的遇难者也许是被卷进去的无辜人,这给案件的侦破带来了很大的干扰。
      经过对重点对象家庭的实地走访,一个又一个假设被提出然后又被打破,直到现在,这件纵火案或者说谋杀案还没有一个站得住脚的说法。
      令人欣喜的是,案情也变得越来越清晰了。
      破案就在眼前。
      张放通过串联已知线索,已经得出了一个最接近真相的推理。
      整理好思路后,他站了起来。
      “请停一下,我有个思路,两位听听看。”
      “首先排除无差别袭击,先将案件定义为一个有预谋的谋杀案。”
      “众所周知,汽车站是一个流动性很大的公共场所,假设凶手的目标是因为末班车晚点滞留的旅客,那么,现在有一个线索。”
      “为什么凶手确定汽车会晚点,这样一个精密的谋杀,应该不是临时起意,那个失踪的刘师傅,是最大的嫌疑!只可惜,即使黄哥出马,我们也没有找到他的踪迹,甚至于他的身份,档案上的家庭住址都是假的,我们只能先放一放了。”
      “再说第二个疑点,刘峰一家三口,相信大家已经对他们的资料很熟悉了。由于父亲年迈,他每年都会在这个时间回乡下,根据其工作单位提供的请假制度和请假单据,他一家已经连续三年在今天请假回家,算是一个固定的行程。”
      “而根据秘术需要提前很久布置的效果分析,凶手一定早就掌握了目标的行动。”
      “其余的乘客都是随机选择乘坐这班车,经过我们这几天的排查,他们近期交往的人群中,并没有灵力残留,也就是说,其余人这次选择乘坐汽车,应该是随机的,凶手无法预测,并提前布置。”
      “现在,只有这一家,每年都是固定乘坐那班车返乡,是行程最固定的,也最有可能是目标或者是目标之一。”
      张放从厚厚的卷宗中抽出几张记载着这一家三年内的行程单。
      “所以我重点查看了这一家的各种资料,发现,他们的女儿患有严重的肾衰竭,早在3年前就查出。”
      “这种病,几乎不能根治,要长期去医院检查调理,长期服用大量药物,这对一个小女孩的生活有很大影响。”
      “而事实却是,她的邻居,老师,同学,都并不知情,通过他们的描述,这个莹莹不仅开朗活泼,甚至还是今年春季运动会的接力跑比赛主力,没有任何异常,这和我们掌握的证据完全相反。”
      “除此之外,我还发现,这一家已经登记的,正在长时间居住的房间里,并没有和肾衰竭有关的药剂和调理仪器,我们第一次尸检时没有注意,但是昨晚我又麻烦黄文杰队长去细致翻看了尸检报告,这个莹莹一切正常。”
      “综上所述,这个女孩不知如何治好了重症,到底是如何治疗的,也许是破案的重要线索。”
      说完,张放拿出了佐证他猜想的一系列证据,从3年前医院的诊断书到昨天女孩同桌的口供,一应俱全。
      “办事效率不低啊,文方。”黄文杰接过材料,笑着对张放说。
      “水到渠成,不是什么大不了的。”张放谦虚的说。
      “很了不起了,即使我干了这么多年的巡检,都很难在初期的调查取证阶段,找到这么重要的证据。”
      “张先生不必谦虚。”赵应急切的接过张放的一系列证据,皱着眉头仔细看过时,还不忘夸赞说。
      “这个刘峰一家确实有点不对劲,他们每年都要回家收麦子可以理解,但是,每年不论季节变换,必须同一天回去可不太正常,也许,不是为了收麦子。”赵应拿着那张出行整理单,狐疑的说。
      这么仔细想来,确实有很多对不上的地方。
      “那我们一起去他们每年都要回去的老家看看吧,应该会找到一些证据。”黄文杰提议。
      “不。”赵应打断了他,然后解释道:“这次我就不去了,我也找到了一个可疑的地方,需要求证一下。”
      “什么地方?”张放好奇的问。
      “是一个普通办事员,”赵应解释说:“像这种岗位的工作,是很稳定的,一般不会有大的员工变动,外人很难加入其中,但是,有一个售票员的加入很不对劲。”
      “这个售票员家境普通,没有好看的履历,是一个普通甚至是差的毕业生,竟然突然空降到了这个既轻松,又薪水丰厚的岗位上,甚至挤掉了一个家境殷实,在户籍司颇有些能量的一个女孩,很不对劲。”
      “而在她的上岗申请出现后,上层的所有部门大开绿灯,公共交通司的办事效率出名的慢,却在短短两天就把一些资料办好,第三天直接上岗了。”
      “在她上班的第四天,就遭遇了这场惨绝人寰的大火灾,那么,她也有可能是目标之一,或者是主要目标。”
      赵应也抽出一个档案袋,扔在桌子上。
      “那就兵分两路,我和赵巡查追查这个叫谢兰的售票员,张放你去探查那个刘峰的老家,拜访他的父亲。”黄文杰说。
      “不用了,我自己去吧,这个刘峰的女儿能治好肾衰竭,估计问题更大,我这个就只是找找有关的负责人而已,自己就够了。”赵应说道。
      确实如此,那个刘峰一家几乎百分之八十有问题,而那个新来的售票员只不过是赶得太巧,并没有另一个重要。
      “那好。”张放也没有废话,直接拉着黄文杰离开了。
      时间紧迫,凶手随时会第二次开启火船,张放并不想放任凶手再次作乱。
      而看着张放两人离开后很久,赵应还是站在屋子里,怔怔的出神。
      他袖子里藏着一张照片,是谢兰的父母提供的,是那个偶遇的,热情的帮忙谢兰找工作的老乡。
      什么老

第24章 线索[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