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的灭门惨案,巡检们来的很快。
案发半小时左右,巡检已经布置好了简易的警戒线,并用密密麻麻的封条隔绝了所有人,尖锐的警铃声响彻这片小巷,巡检署禁止任何一个了解内情的人向外传递消息,以免造成市民恐慌。
巡检署长亲自出动,足见巡检署对此案的重视,虽然赵应最近忙的出奇,大案不断,让人焦头烂额,但他仍执意亲自出马。
坐在巡检的车里,他勉强镇定,并有条不紊的发布命令,同时拒绝任何媒体的采访。即便这种行为让他承担了很大的压力。
这次的案情极其严重,影响极其恶劣,只靠掩盖消息是行不通的,不能尽快妥善解决,是绝对压不住的。
如果是坐在这里的是前署长,赵应的老师刘辉,他会怎么处理呢?
草草结案掩盖真相,还是死磕到底?
恍惚间,赵应好像看见了那位已经被逮捕的刘辉署长,依然沉稳又冷静的站在面前,那时的赵应,不需要想这些有的没的。
但是,刘辉被指责不作为和掩盖事实真相,犯了渎职罪,被法院判了三年监禁和劳动改造。
事实上,纵火案直到最后,也只是披露了一部分真相,公告只解释为刘宝延实施的纵火,性质为报复性谋杀,仅此而已。
按照这个思路,赵应也算是掩盖事实真相的一员,而他却越级高升。
相比之下,刘辉入狱的理由就更有点牵强了。
只是,官场波云诡谲,没人敢做这只出头鸟。
所以,即便刘辉曾经确实兢兢业业,让每一个人都很敬佩,可一旦出事,依然没有人敢为他申冤。
最后,赵应还向殡仪馆隐瞒了一点。
他至今都不知道,为什么刘辉会帮那个售票员找工作,老师没告诉他,他也没有找到答案。
老乡?这简直太荒谬了,刘辉的老乡又何止一个,为什么不帮别人,偏偏只帮她,然后立即就出事了呢?
这个事情,赵应直到最后都没有问出来,也没有告诉张放。
到底,刘辉是他的老师,赵应可以允许他的老师罪有应得,入狱改造,却不能让看着他死。
如果将这个疑点说出去,他很难保证殡仪馆的怪胎会不会用些不常规的手段。
赵应问过刘家村的百姓,了解到了殡仪馆寻找线索的办法,不由得感叹一声,可真是雷霆万钧。
仅仅半天,刘宝柱烧的只剩一捧骨灰,刘宝泉被打的奄奄一息,虽然他们有罪,但毫无顾忌的替天行道,宣泄暴力,还是让赵应恐惧。
他明白,世俗的法律永远无法束缚这些怪胎,而这群怪胎却可以将自己的力量强加在普通人身上,这不公平,也不安全。
他不想刘辉老师也被逼死。
是人就有私心,赵应也是。
既然纵火案解决了,刘辉的事情,就当作没有发生,随风而去吧。
赵应只能这样自欺欺人。
只不过,他忘记了徐小文抓他的时候,说的那句话。
或者说,赵应强迫自己不要多想,案情已经解决,还是这样结束吧。
他漫步在阴冷的河边,看着密密麻麻的装尸袋,有些恍惚。
好像,纵火案之前,没有遇到那个诡异的殡仪馆之前,并没有这么多惨绝人寰的大案。
还是说,之前诡异案子带来的压力,都被别人承受了?
是老师吗?
&nbs
第56章 拥堵的案发现场[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