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十月初,天气逐渐寒凉,昨夜刚下过一场雨,今早起来更是凉意十足。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再下几场雨,冬天差不多就要来了。


      宋芫拿出昨晚剩下的馒头当早饭,背上背篓,就进山去捡蘑菇了。


      宋芫出门时,狗剩还想跟上来,宋芫没让,家里就剩两个小姑娘,万一让宵小摸进来了怎么办。


      狗剩只得委委屈屈地守着家门。


      农忙时节过去,村里人又闲了下来,都相约着进山捡山货。


      秋天到了,漫山遍野都是果子,如山核桃、山梨、野葡萄等等,数不胜数。


      前几天小毛孩们还邀请他进山捡板栗,宋芫家里有一堆活要忙,就没跟着去,只叮嘱他们要小心蛇虫。


      那天傍晚,小毛孩们捡山货回来,送了他一些板栗和榛子。


      宋芫就不客气地收下了,并回了他们一些水煮花生。


      刚到山脚,就碰上挎着篮子捡蘑菇的孙婶几人。


      孙婶说:“小宋,你也来捡蘑菇了。”


      寒暄几句后,宋芫就和孙婶她们分开走了。


      看着宋芫轻快的背影,孙婶想起那天的事,除了有些尴尬,还觉得有点好笑。


      刚想说两句,却见一同进山的王婶对小宋爱搭不理的样子,孙婶就知道她心里面还有疙瘩,便不再提。


      宋芫进过几次山,对山路很熟悉,一上山,就朝着平时捡蘑菇的那几个林区走去。


      山里的空气湿润,弥漫着泥土的气息,还夹杂着淡淡的草木清香。


      下过雨后,山上的蘑菇更加肥美,秋天的蘑菇种类繁多,有牛肝菌、松蘑、榛蘑等等。


      还有很多宋芫叫不出名字的菌菇,但口感非常鲜美,用来熬鸡汤再适宜不过了。


      宋芫蹲下来,伸手拨开落叶,就发现了一簇簇鲜嫩的松茸,它们的颜色和周围的环境完美融合,不仔细看还真不容易发现。


      捡了半背篓的蘑菇,宋芫看着时间快到晌午了,一会还得做饭,便沿着山路回去。


      拿出面粉开始和面,等面团发酵的时候,宋芫将背篓里的蘑菇倒在簸箕上,用水清洗干净,然后摊在院子里晒干。


      晒干了收起来,等冬天再吃。


      院子里的辣椒已经全部摘下晒干了,这段时间忙,就没熬辣椒油。


      都快入冬了,他的螺蛳粉还没吃上。


      宋芫寻思,趁着最近还不算太冷,找个时间去河里捡点螺狮,不然等天气寒冷,螺狮就冬眠了。


      镇上,私塾内。


      今日,学堂正要举行两月一次的小考。


      上次小考时,宋争渡还未回到私塾,这是他回来后第一次参与小考。


      他跟宋芫说心里没底倒也不是假话,甲班九人,皆勤勉上进,学识都不会差。


      况且还有个顾千帆。


      顾千帆此次归来,犹如经历了一场彻底的蜕变,他的学识和见识在短短数月间有了质的飞跃。


      他整个人显得更加沉稳冷静,而且言谈中流露出成熟的韵味。


      就连夫子也一改往日横眉怒目的态度,对他和颜悦色起来。


      有顾千帆这个珠玉在前,宋争渡自认为基础扎

第187章 小考[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