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云山县虽算不上繁华大都,但人口已超过十万之数,勉强能算得上是个人口大县,富裕人家也不在少数。


      因此县里也有个瓦肆,而且就在城北的闹市之中,往吉祥街直走到尽头便是。


      元宵节时,宋芫曾来过一次,当时有个戏班子,就在门口搭建的一座临时高台上,上演了一出《梁山伯与祝英台》。


      回想起当天的情景,宋芫表情当真是五彩缤纷。


      难怪舒长钰意有所指地说了句“梁山伯是个眼瘸的”,他怕不是在阴阳怪气自己眼神不好吧。


      宋芫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抬脚迈进瓦肆,耳边传来各种吆喝声。


      有卖糖葫芦的,有卖面具的,还有卖各种小玩意儿的。


      路过一家卖馄饨的小摊,宋芫突然停下脚步,看向摊主,那是一对上了年纪的老夫妻。


      老婆婆正熟练地包着馄饨,老爷爷则在一旁忙着煮馄饨、招呼客人,两人虽忙碌,脸上却始终带着温和的笑容。


      宋芫犹豫了一下,但没有上前去,这时,老婆婆却抬起头来,目光正好与宋芫对上。


      她神色有些惊讶,可随即脸上露出慈祥的笑容:“小伙子,来吃馄饨吗?”


      宋芫微微一怔,随后点了点头,在小摊前的凳子上坐了下来。


      “好嘞,马上就好。”老婆婆应声道,手上的动作愈发麻利。


      旁边的老爷爷也一如既往地热情,笑着对宋芫说道:“小伙子,好久不见,最近过得可好?”


      宋芫笑了笑说:“还算不错,老爷子。”


      不一会儿,馄饨煮好了,老爷爷端到宋芫面前,还贴心地给他拿了双筷子。


      宋芫闻着那熟悉的香味,迫不及待地吃了起来。


      馄饨的味道还是那么鲜美,让他忍不住一口接一口。


      吃下一碗馄饨后,宋芫感到肚子里暖洋洋的,满足感油然而生。


      他从荷包里取出一小块碎银子,放在桌上说道:“老爷子,老婆婆,多谢你们的馄饨,这点银子你们收着。”


      老爷爷连忙摆手:“哎呀,小伙子,用不了这么多。”


      “您二老就收下吧。”宋芫抱歉说,“之前的事,是我连累了你们,这银子就当是我的一点补偿。”


      没错,这对老夫妻正是去年宋芫常去的那家馄饨摊的摊主。


      因为他一时心软,请小石榴吃了碗馄饨,与他府上的老嬷嬷起了冲突,最后还连累老夫妻俩,害他们馄饨摊被砸了。


      自那以后,宋芫心中一直过意不去,也有托灭霸帮的给老夫妻送去了银子。


      后来就再也没见过这对老夫妻。


      没想到今日就在这瓦肆中又见到了他们。


      “不,小伙子,这银子我们真不能要。”老婆婆也赶忙说道,“之前的事不怪你,是那府上的人蛮横不讲理,你也是好心。这银子啊,你收回去。”


      “再说了,后来你托人送来的银子也足够我们重新置办一个馄饨摊了。”


      宋芫见老夫妻如此坚决,也不好再勉强,便将银子收了起来:“那好吧,以后我会常来光顾的。”


      告别了老夫妻,宋芫继续在瓦肆中闲逛。


      忽然,一阵热闹的欢呼声吸引了宋芫的注意。


      他顺着声音望去,只见不远处有个小型蹴鞠场,那蹴鞠场只有寻常庭院大小,但周围围满了人,叫好声、助威声不绝于耳。


      人群中,一个小女娃正坐在大人的脖子上,兴奋地拍着小手,头上的两个小揪揪随着她的动作晃来晃去。


 

第475章 蹴鞠少年[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