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1/2页]

三国:曹操和刘备扶我登基 牛奶糖糖塘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第一百九十三章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
      夏侯兰!
      白袍小将名叫夏侯兰,也是常山真定人,与赵云不光是同乡,还是少时的玩伴。
      如果按照历史原本的轨迹发展,夏侯兰加入了曹军,并且在博望坡一战与赵云交锋,最终…夏侯??蟀埽???畔暮罾家脖徽栽品?病
      因是同乡,少小相知,而夏侯兰又明于法律,于是赵云推荐他做了刘备军的军正,掌军事刑法。
      当然,夏侯兰与夏侯??⒚挥惺裁辞资艄叵怠
      夏侯兰也不是谯沛武人…
      历史上的赵云值得信任的朋友不算多,夏侯兰绝对算是其中一个。
      赵云正想打招呼。
      哪曾想,阁楼上的魏延当先道:“自认为一身武艺的都可以上场。”
      话音落下…
      夏侯兰已经登台,而他的对面则是一个身形魁梧的壮汉,五大三粗…手持一柄长杆木斧,夏侯兰接过一把木枪,抱拳行礼。
      “我乃常山真定人夏侯兰,请多指教!”
      “哼…”对面的壮汉一副鄙夷的神色,“怎么近来,哪个冒头的都说自己是常山人?难不成…各个都是那枪挑那鲜卑首领的赵子龙不成?”
      也不知道是听到赵子龙的名字,还是对方犹如常山。
      夏侯兰提枪而上:“你这莽汉,休得无理。”
      黄沙点点…大汉见枪刺来,也不躲避,挥出一斧便荡开枪。
      夏侯兰顿感手臂微麻,可见这汉子气力甚大,他急忙拍马前进,不料…大汉已经起斧,横面拦腰砍来。
      夏侯兰身法敏锐,俯身贴在地上,躲过了攻击…这一精彩变故,让本为他捏出一把汗的观众们,爆出一阵阵喝彩之声。
      倒是唯独赵云,他不为所动。
      场面上两人看似杀得难解难分,他却心知肚明,这个汉子是在戏弄夏侯兰…不出三十回合,夏侯兰必败!
      果然…
      两人枪来斧去,不觉已是二十回合,夏侯兰头发有些凌乱,额头有汗珠落下,出气声粗,很明显已是力竭。
      大汉却是气定神闲,连大气也没喘一口,每看似轻描淡写的挥出一斧,都让夏侯兰暗暗叫苦。
      又战了两个回合,大汉见夏侯兰气力尽失,大笑道:“你这小白脸武艺太差,这白马义从的统领,还是让给俺吧!”
      话音落下…虚晃一斧,夏侯兰全力挺枪…不想大汉招式一变,砸飞手中长枪,还未回过神儿来,便被大汉生擒于腋下。
      大汉提着夏侯兰绕了擂台一圈,方才停住脚步,将夏侯兰扔在沙地上…
      众人连忙扶起夏侯兰…
      夏侯兰已经是灰头土脸,羞愧难当…
      却在这时,看到了扶起他的人是赵云。
      当即…迅速的揉了下眼睛,不敢置信,“子…”
      赵云却是伸出食指,示意他不要多言…
      就在这时!
      那大汉右手举起长柄木斧,高喊:“还有谁敢与我一战?”
      他的武技太过彪悍、霸道…一时间,台下竟是沉默了起来,无人敢迎战。
      魏延歇瞟了眼赵云的位置,大喊道:“如果没有人上前挑战,那我就要宣布,这位壮士成功晋级!”
      “且慢…”
      赵云大汉一声。
      一时间,所有人转过头朝他望去,反观他…一个布衣少年,身背长枪,大步走上演武台。
      大汉见来者虽然年少,但步伐稳健,心知来者不凡,他用木斧指向来人吼道。
      “来者何人?”
      赵云将手中布匹绑在背后龙胆亮银枪的尾端,从士兵处接过木枪,一跃登上擂台,右手斜提木枪放于背心,说道。
      ——“我乃常山赵子龙!”
      又一个常山…
      那大汉本是一脸鄙夷的神色,可当听到“我乃赵子龙”…他的瞳孔一紧,难道…眼前这个胆魄的男人就是割去鲜卑首领轲比能的常山赵子龙么?
      他…他来了!
      …
      …
      洛阳城,玉林观的一方书房内。
      天子刘宏拍案而起,“好一个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
      就在刚刚,他细细的听过羽儿讲述的有关“科举制”的选官制度,不由得拍案叫绝。
      诚如羽儿提及的,历朝历代的天子都是要巩固自身地位,加强中央集权。
      而人才…便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诚然,这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手段和制度…察举制就是为了满足人才的需求,只是…羽儿一针见血的点明了这些制度的缺陷。
      ——豪族垄断,寒门歧视!
      如何打破这“寒门垄断、寒门歧视”?
      如何做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这是刘宏一直在寻找的方法,鸿都门学算是一次并不成功的尝试。
      可这科举…
      起先,刘宏也就是正常听着,可随着羽儿细致的阐述,他一下子被吸引了。
      ——通过考试选拔的方式挑选较为优秀的人才,只要有知识有能力就能到朝廷做官!大大的调动了天下士子的积极性。
      ——选拔大量的优秀人才为朝廷所用,这在削弱地方力量的同时,又凝聚了民心!
      ——这才是皇权与氏族博弈中,最完美开辟的新赛道啊!
      一定程度上…
      羽儿的“科举”理论,宣示着门阀主意制度的结束,给普通百姓读书改变命运的机会,激发百姓们读书学习的氛围,也悄然通过皇帝自上而下,直接改变人们的思想,乃至于…科举制会大力促进学堂、私塾的发展,在民间遍布文化气息。
      刘宏太清楚了…
      氏族的能量不仅仅是垄断思想,最可怕的是他们垄断了文化,垄断了一切传播文化的途径。
      百姓读不到书,碰不到书,那几百年后…氏族还是氏族,百姓还是百姓,根本没有办法跨越这个阶层!
      自然…
      伴随着氏族能量愈发的根深蒂固,作为皇帝的天子想要重新洗牌无疑会更加艰难。
      考试好啊…
      嘶,考试好啊!
      刘宏的眼睛徒然睁大,“考试好,考试好啊,只要天子是主考官,那选拔官吏的权利就握在天子的手里,未来的这些官员也会成为天子门生,这可比察举制优越太多了。”
      当然优越了…
      柳羽这属于跳过“九品中正制”直接步入“科举”…
      这可以动摇门阀氏族的根基。
      不过…
      对于“科举”,柳羽必须客观的去看待,科举有其繁荣兴盛的一面,就有其衰败的一面,唐朝科举允许士子推荐作品,这样一来就出现了文人与考官勾搭的不公平现象,特别是到了唐末吏治这种现象更为严重。
      宋朝统一之

第一百九十三章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氏族[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