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一百七十五章 绥平伯府穷啊[1/2页]

女学霸在古代 坐酌泠泠水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她g脆利索地将账本往许熙面前一推:“这些你都给我算了。”
      许熙目测了一下,发现也就十几本账册,答应得也很g脆利索:“行,半个时辰内算完。”又问,“来得及吧?”
      古代字写得大,十几本账册看着多,其实也没多少内容。
      “来得及。不急,慢慢算。”大夫人站起来,神清气爽,“我去看看你祖母。”
      许熙说是用半个时辰,其实根本用不了。只三刻钟的时间,她就把账算完了。
      算完这些,她又把大夫人写在总账本上的赵家财产看了一下,发现赵家倒是有田产二百顷,都零星分布在京城周边的几个县里。除此以外还有铺子六间——她刚才算的就是这六间铺子的账册。
      赵家除了这些田产和铺子,账目上就再没别的财产了。
      一顷等于十五亩,二百顷就是三千亩田地,看上去似乎挺多。但古代广种薄收,田地产量不高,创造的价值不大。六间铺子做的是粮米生意,卖的就是自家田地里出产的粮食,生意不好不坏,收益一般。
      放在普通的人家,有这样的家底子,就能过上很不错的日子了。
      可绥平伯府是勋贵,为了撑门面,家里养了众多的奴仆。每个主子不光要发月例银子,每季做衣服打首饰都是免不了的。
      许熙用余下的一刻钟粗粗给伯府算了一笔账,不由咂舌。
      每个月发出去的月例银子,都得四、五百两。这还不算满府这么多人的日常嚼用和按季添的衣物,主子们做衣服、打首饰的花费,以及时不时要开的宴席费用,一年四季的人情来往。
      这么一算账,许熙就替大夫人感觉头秃:入不敷出啊。
      这时许熙不由庆幸伯府要分家了。
      分了家,大房的主子就只有老夫人、赵元勋夫妇和她、赵靖泰五个人。要养的下人也削减了一大半。虽说田地铺面要分出一半甚至更多给二房和三房,但谱儿不用摆那么大,量入为出,日子也能过得不错。
      婚丧是最为花钱的。二房有四个孩子呢,年纪都差不多,两三年的功夫都得成亲。他们无论是嫁是娶,都需一大笔花费。这还不算完,赵元良也还得娶妻。这可都得大夫人拿银子出来。
      赵元良、赵靖立、赵靖安父子三人娶妻的聘礼是公中出的,但妻子带进来的嫁妆却是他们小家自己的。这就划拉出去一大笔钱,有出无进;更不用说赵如语和赵如蕊的嫁妆了。
      分了家,这些就不用大夫人C心了,否则真能愁Si个人。
      这时候,大夫人也回来了,问许熙道:“算得如何?”
      “都算完了。”许熙把账册推给她,“总数也算出来了,我列了个册子,每个铺面每月每年的收益都在里面。一会儿分家的时候您把总册子拿出去就可以了。”
      说完,她又把自己刚才算的账报给大夫人听,问道:“娘,是不是这样?”
      大

第一百七十五章 绥平伯府穷啊[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