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来,反而让其继续壮大下去又如何?”
“那这就不是二哥你操心的事情了,到时候父皇自有圣裁!”
天运帝听到五年后自己定会有所圣裁,内心更是一阵落寞。他的内伤压制太久,三个月前突然反噬,如今伤势更加严重,两年都未必撑得下来,更何况是五年。
眼看着两个儿子越吵越凶,便轻声喝止了两人的争吵。张辰宏便和宁王又行了一礼后退了下去,大殿内又安静了下来。
原本以为马上就要结束的张辰宏,没有想到站在自己身旁的内阁大佬,吏部尚书、特进光禄大夫、文渊阁大学士、宁王得力干将杨学嵩站了出来。
当杨学嵩站出来的那一刻,站在前排的一众大臣们身子不自觉地挺直了一些,因为他们知道,压轴戏,来了!
杨学嵩走出人群,高声道:
“启禀陛下,再有七日便是三月初一,乃我大燕殿试选拔之日,如今大多数士子已经入京,但随之而来的各种问题会间接性地影响到此次恩科大典的正常进行,需陛下派遣一名得力之人统筹兼顾,确保在京的士子能安心备考,顺利完成殿试。”
“既然杨爱卿提出来了,那你可有合适的人选?”
“按照规矩~”
“按照规矩,主持殿试的人是陛下,而统筹兼顾的事情理应由太子担任。”
还没等杨学嵩把话说完,内阁次辅、特进光禄大夫、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的李永荣便把杨学嵩的话接了过去。
“老夫自然是知道殿试是由你们礼部操办,老夫主要考虑的是如今士子们的安全。如今游侠遍地,那些草莽之徒手拿三尺剑就敢自称一声好汉,一言不合就舞枪弄棒,你们礼部一群读书人如何能护得士子们的安全?”
“这就不劳你们吏部操心了,京城的护卫有顺天府、刑部,五城兵马司以及天权卫,待我们礼部主持完大典后,陛下钦点三甲,你们吏部给他们安排好官职便可。”
“李永荣,老夫是以内阁的身份在向陛下进言的,与吏部无关!”
“与吏部无关?你敢说刚才你想举荐的人不是宁王殿下?”
“就是宁王殿下,那又有何?宁王殿下在江湖之中素有威望,他的江湖门客在我大燕遍地都是,提起宁王,哪个江湖中人不叫一声好?你当真以为侠王这个称号是白来的吗?”
“你这是本末倒置,科举乃是国之大计,选拔的都是国之栋梁,重点在于学子们在京城的衣食住行,各省的学子来到京城谁不是窝在客栈备考,一举成名光宗耀祖?哪个愿意出门走动,不出门又何谈与江湖游侠产生纠葛?三殿下乃文曲星下凡掌管礼部,天下学子更是将三殿下视为楷模,科举统筹之事理应交给三殿下方可万事无忧。”
“李大人说得不错。”吏部尚书还没反驳李永荣呢,最后一位内阁成员,特进光禄大夫、武英殿大学士、刑部尚书田峰宇抢先一步站了出来,然后接着说:“这京城的治安一共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由陛下亲自执掌的天权卫,一类是顺天府,以及最为重要的五城兵马司。如今顺天府的府兵是由大殿下掌管,所以陛下,臣提议,此次恩科大典的一切事宜应由大殿下来负责。”
第14章 争论[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