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仕女?”
      顾世军不清楚这些,他只能勉强猜一个。
      “嗯。”
      南玉将上面的诗念出来:“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是何处,忘了除非醉。”。
      “思乡啊。”
      南玉忽然想到一件事情,就是后世的大英博物馆。
      满满的都是编号,没有历史介绍,没有名字。
      放在大英博物馆里,他们是蒙尘的瑰宝,在异国他乡无声的呐喊着:“回家!我想回家!”
      或许有不少的文物是那三天的大火中被带到异国他乡,但同样也有不少在现在这个时期被倒卖、偷盗。
      南玉敬重爱国人士,但同样的,一种米养百样人,并不是每个人都绝对的爱国。
      要是每个人都爱国,那那几年中,就不会有汉奸存在。
      在文革这个俗称“斗地主”的年代,有很多的文物就是在这个时期损坏,遗失,甚至是直接就修复不了,永远蒙尘........
      南玉看着,忽然笑了起来,约莫是生理期到了,她竟然也开始多愁善感起来了。
      顾世军不太懂,但是他还是搂紧南玉,“是不是想家了?”
      想家吗?
      南玉恍惚的想起刚末世的时候,父亲那张狰狞的脸和几个私生子兄弟姐妹惊恐的样子.........
      “不想。”
      普通人羡慕有钱人不会为了钱而为生活所迫,有钱人有时候何尝不是在羡慕普通人家的那种父慈子孝。
      南玉想起上次帮了一个老爷爷,那爷爷用一个花瓶换的一盒点心,忽的问顾世军,“你知道那个花瓶是什么花瓶吗?”
      顾世军顺着南玉的目光看去,是南玉放在桌子上,插着几支蔷薇的青花瓷款式的花瓶。
      “青花瓷?”
      顾世军不太懂,只是试探的应声。
      “是。”
      南玉点头,“我不懂文物,但是这个青花瓷花瓶,据说是是元青花。”
      顾世军:“?”
      他只觉得脑袋里全是问号。
      不过南玉也没有指望他能说出个一二三,而是自己自顾自的说道:“青花瓷始于唐,但是当时的青花瓷不出名而是昙花一现后就衰败了。”
      “直到元代,青花瓷的烧制才开始成熟,天青色等烟玉,说的就是汝窑的青花瓷,那种烧制,可要苛刻多了。”因此天青色的汝窑青花瓷,也是极为珍贵。
      她不知道哪个老人说的是不是真的,但是不管是不是,对于她来说,只是给出一点食物而已。
      而且后世,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的手艺人也随之消失,有很多的文化传承人,甚至都找不到传承的继承人。
      “二哥,我想做一件事。”
      南玉抬头,她想做一件大事。
      “想做什么?”
      顾世军跟不上南玉跳跃的思维。
      “我去写一封信,你把它寄到你的首长手里,我相信这笔买卖,你的首长不会拒绝。”
      南玉说干就干,她直接起身去找纸笔,开始写信。
     &n

第123章 上交给国家[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