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40章 外出放风[1/2页]

咸鱼一家的穿书生活 宅女日记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一斤面一斤水,换7个这大的馒头,蒸馒头剩下的水,也给大家伙倒回去。”闫老二张罗开,乡亲们都围着他,看那圆滚滚的大馒头,看他将剩下的6个馒头放秤上称。
      一斤二两上,要是算上刚刚给崔家娘子的那个,差不多有一斤半。
      “看到没,秤高高的,比镇上卖的馒头肯定不行,咱这面磨的粗,人家那都是细面,但咋地都比饼子强,又硬又拉嗓子,老人小孩子吃着费劲。
      还有这水啊,以后咱都不能再喝生水,容易生病,每天就这一锅水,咱大伙分分,省得另起炉子烧水了。”闫老二给大家讲解道。
      “闫二兄弟,先换一个尝尝行不行?”
      得益于崔嫂子不遗余力的吹捧,村里人对大馒头很是向往。
      闫二兄弟话说的明白,咱不和镇上卖的细面馒头比。
      话说,要不是闫老二当着他们的面蒸出这锅馒头来,他们还真不知道,同样的面,将饼子换成馒头,会多出这老多。
      “换一个你让闫兄弟咋给你换。”崔嫂子帮腔道:“我家人少,换一斤吃不完怕放坏,谁家想换的,咱一家半斤面半斤水,咋样?”
      戚大的娘子拽拽她,小声道:“我家和嫂子凑凑,换半斤。”
      崔嫂子一回头,看见是她,笑道:“大妹子,走,咱回去拿水面。”
      闫老二急忙叫住这两人:“两位嫂子,这水面拿过来,得明天早上才能给馒头,这面得醒发。”
      “知道啦。”崔嫂子白了他一眼,“我们都看明白啦,得面团变得又大又黏糊才能放锅上蒸……
      真是的,早知道这么简单,咱以前还在镇上买啥,自家做多便宜。”她拽着戚大的娘子,嘀嘀咕咕走了。
      有了带头的,各家便俩俩凑一斤,陆陆续续送来许多水面。
      闫老二左右支应,等人都走了,竟是将各家的数记的一点不错。
      闫老二:这算啥!
      对于一个校门口开店的小老板来说,这不是基操么。
      小朋友经常忘带钱,还想吃冰棍,他记性不好一点,怎么在校门口堵那些小家伙要钱。
      李雪梅看他和面揉面,满脑门都是汗,心疼了,道:“明天你教教她们,让她们自己做。”
      闫老二一边揣面一边道:“她们连洗手那点水都舍不得,咋让她们做。”
      “找几个人,就在咱眼底下看着,你当监工,不然这一天这么多事情,你哪受得住。”李雪梅提议道。
      闫老二觉得行,“那我明天和她们提提,看看谁愿意来。”
      转天,闫老二起了个大早,蒸了两大锅才够数,这还是昨夜他去各家借了蒸屉,不然还不知要忙活到什么时候。
      这个早上,大家伙吃上了自家麦子蒸出来的馒头。
      喝到蒸馒头剩下的开水。
      饭吃的格外香。
      各家的女人对学习怎么蒸馒头十分踊跃。
      早早将水面送来,闫老二不藏私,一步一步耐心的讲解,只对她们有一个要求,手一定要洗干净。
      入口的东西必须卫生。
      至于她们揉出来的面团不圆,都不是事,啥样不能吃。
      都是家里掌灶的婆娘,没两天功夫,便都上了手。
      闫老二轻松了,征求了大家的意见,留下了三位干活特别利索干净的嫂子,继续水面换馒头的大业。
      没被选上的人李雪梅建议她们有空多编点草鞋。
      大伙天天走路,鞋子有些费。
      布鞋虽然耐穿,可草鞋取

第40章 外出放风[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