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347章 一丁十亩[1/2页]

回到明朝当暴君 天选神授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朱弘栋接过这张新的文告,发现正是关于刚才他所说的,规范汇报请示文书的内容。
      朱弘栋点点头,立刻将这幅公告放在左手边的桌案上。
      后面的亲卫立刻上前一步,将左手边处理完的一摞文件和这幅文告取走,交给旁边的一个文书。
      这个文书手中拿着世子殿下的私印,给所有处理过的文书挨个加盖印章。
      加盖好印章之后,这文书将所有处理过的文件分门别类,传递给不同的部门,下发执行。
      处理了好一会儿公务,有亲卫带着几个农民和地主模样的人来到白虎节堂上。
      这几个人见到一片繁忙的白虎节堂,稍稍有些发愣,在亲卫的催促下,这才冲着上首的朱弘栋磕头问安。
      朱弘动抬起头来,立刻露出和蔼的笑容。
      “诸位不要害怕,本王有些关于种田的事情向诸位咨询。”
      朱弘栋稍稍安抚几句,让下面的几个人放松下来,随后说道。
      “赐座,看赏。”
      立刻有亲卫为这些人每人搬了一把凳子,同时又给他们每人发了五两银子的赏钱。
      又是看座又是打赏,让这些人神态放松了不少。
      朱弘栋见这些人已经彻底放松下来,便问道。
      “应天府和苏松常三府,种地上有什么区别吗?”
      听了朱弘栋的话,其中一个地主模样的人说道。
      “就小人所知,应天府这边主要种水稻,苏松常三府除了水稻之外还会种一些棉花,种一些桑树养蚕。”
      “听说靠海和靠江的地方,在一些高地上种棉花的比较多,在太湖的南面种桑养蚕的比较多。”
      朱弘栋大致对应一下相应的地理位置,就是说苏松常三府北边种棉花的多一些,苏州府和常州府南边种桑养蚕的多一些。
      朱弘栋再次问道。
      “平均一户人家,如果按照一户五口人,一对夫妇几个孩子计算,大概可以耕作多少土地?”
      这时有一个老农说道。
      “关键看有牛没牛,如果没有牛,一户人家差不多可以耕二十五亩地。”
      这老农的话音刚落,立刻被另外一个人打断。
      “胡说,你那是一年只种一季水稻,才可以种二十五亩地,实际上一年里有大半年地都是闲着的,太浪费了。”
      “如果水稻和春花轮作,一年可以收获两季,一户人家如果没有牛的话最多也只能种十亩地。”
      朱弘栋非常疑惑的问道。
      “什么是春花?”
      “就是春小麦、大豆、油菜之类的。”
      朱弘栋恍然,随后再次问道。
      “为啥不一年种两季水稻?”
      因为在朱弘栋的概念里,长江以南地区完全可以实现一年两熟,这应该是正规操作才对。
      结果老农立刻说道。
      “不成,一年种两季稻,时间上来不及不说,并且地力也跟不上,需要好多好多的农家肥,压根儿就没地方弄去。”
      朱弘都明白了,看来后世能够实现一年

第347章 一丁十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