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69、分析会[1/2页]

侦察尖兵 金色弹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好在布设了反步兵地雷。
      红军追着赵泽逃跑的方向,被四颗阔剑拦下了脚步。老广跑得连伪装网都不要了,背着电台死死地跟在了赵泽的身后,两人顺着原路返回到安全地带,确定敌人的轮式突击炮没有追出来,这才上了卡车,往营地赶去。
      二团听说侦察连碰到了硬骨头,连忙调集了四辆坦克和一个步兵连前往增援。据说双方打得很惨烈,红军涌现出多名舍身炸坦克的战斗英雄。但蓝军胜在人多,红军的阵地和技术兵器因前次侦察连的进攻而早已暴露,所以蓝军在付出了一辆坦克、二十余员阵亡的较大代价后,拿下了这处让老马伤心欲绝的要地。
      老马和指导员带着五班、一班一部以及菜地班,加强了两个步兵排和两辆装甲车,把一场围歼战斗打成了火力侦察。而侦察连的损失却是老马所不能接受的。
      指导员在红军轮式战车的火力突击下牺牲,五班副和五班剩余人员为了阻挡坦克炮,掩护步兵撤退也全军覆没。一班李昭战斗组在洼地里和敌人同归于尽。
      菜地班,表哥阵亡。
      一场战斗,让老马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光杆司令。一眨眼,他身边就只剩下了通讯员、赵泽和老广三个“活”人。
      参谋长安慰了两句,但锅还得侦察连自己背。
      首当其冲的就是李昭,战后分析会,李昭的侦察情报成了众矢之的。
      别的都好说,白杨树林里的红军不止一个班,大家都认为没什么问题。但那两辆轮式突击炮是怎么回事?这是导致战斗结果突然转向的关键因素,侦察组在对敌人阵地抵近侦察的过程中,难到没有发现一丝蛛丝马迹吗?还是说敌人伪装地太好,让侦察作业无迹可寻?
      “车辆掩体隐蔽在树林中,虽然做了相当的伪装,但挖掘车辆掩体有大量的新土,这些泥土他们怎么处理的?在侦察过程中,是否能察觉到沙土堆的异样?树林中还有大量的不属于林间灌木的骆驼刺,而这些伪装植被,有没有引起侦察组的怀疑?敌人在树林里至少一个排的兵力,又是怎么做到毫无发现的!?”
      五班副和其他老兵在分析会上火力全开,对这次2号阵地的侦察行动提出了各种质疑和批评。
      李昭平时很咋呼,但他因为训练成绩很好,日常关系维护地也还可以,特别是与各个班长、连部的关系向来不错。从来没有在这样的会议上挨过这样的骂。一时红着脸,低着头,找不到反驳的理由。
      五班副越说越激动,“这是打败仗吗?这特么是犯罪!这如果是在真正的战场上,你这就是杀人!”
      老

69、分析会[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