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李琛与秦牧之间的矛盾主要在于对军事见解的不同。
      李琛推崇步兵为主的人海攻势,以绝对的数量优势碾压敌人。这也是闽军虽然只有四万多人却一直维持着七个师编制的原因。
      而秦牧主张精兵化的多兵种协同作战,不依靠数量取胜。毕竟如今帝国境内的军队大都腐败至极,战斗意志聊胜于无,战斗力极其低下。一支精锐部队战胜五倍于己的敌军没有任何问题。
      至于李琛所说的职务被降低,麾下编制减少等原因大多数是从秦牧的军事改革衍生出来的,并不是主要矛盾。
      而现在,二人面对面地坐在督理府的办公室中。秦牧打算就军事改革的事情同李琛谈谈。
      秦牧率先开口:\"李琛,你说吧,你现在可以充分向我表达你在军事方面的见解,也可以指出我的问题。\"
      李琛不屑地哼了一声,开口道:\"你的军事改革方案简直就是一坨屎!\"
      听到李琛上来就是开骂,秦牧也不生气,示意李琛继续说。
      \"闽军人数本就只有四万多人,数量远低于周边各省,而你却一下子将其中一半的人裁掉,致使如今偌大的闽省防卫力量不过区区两万人。如果爆发战争,闽军将毫无抵抗能力。\"
      听完李琛的这些话,秦牧开口回答道:\"但是我这段时间将新式的二一式步枪列装了全军,将铁拳火箭筒也配备到了班组。
      精兵化的两万人战斗力远超之前的四万多人,若爆发战争,闽军有能力打赢防御战争。\"
      李琛冷笑道:\"完美无缺的武器被你高估了,只有海量可堪一用的武器才能将军队导向胜利。
      欧战的例子就在眼前,率先将坦克用于战争的撒克逊国,最先将飞机用于战争的拂?国,最先将飞机用于空战的高卢国最终都被日曼国和奥国的联盟击败了。
      如今他们现状如何?国家分裂,经济崩溃,内战不断。你现在就是在让闽省向着同样的深渊前进。
      这些先进武器最终都没有击败日曼国和奥国的数百万陆军,这个例子还不够明显吗?\"
      秦牧这段时间对于欧战的过程有了大概的了解。
      与原世界线不同的是,日曼国的总参谋长路德维希元帅严格执行了事先预设好的进攻计划,以迅捷的步兵攻势打了高卢国一个措手不及,致使撒克逊国和高卢国联军在战争开始时就陷入了难以逆转的劣势。
      后续虽然有拂?国的反水和熊国的参战,但是这都不足以逆转劣势。
      最终高卢国,撒克逊国,拂?国,熊国接连战败,日曼国和奥国问鼎世界巅峰。
      虽然表面上,这是人海攻势的成功案例,但实际上,日曼国的作战计划就是早期闪电战的雏形。
      在战场上用炮火掩护步兵冲锋迅速打击敌人,只不过因为欧战前期坦克尚未投入战场,步兵突击能力有限,才显得更像是人海攻势。
      秦牧于是给李琛讲述了日曼国的进攻计划和人海战术之间的区别。
      李琛则仍是坚持己见,不过他也不是油盐不进

第36章 秦李之辩[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