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第139章 北高丽反击战[1/2页]

穿越:开局面对军阀混战 沧海残阳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二月七日,由铁卫军,帝国军第一、二、四集团军共四个集团军组成的高丽方面军根据秦牧和军事部的指示发起了高丽战役。
      在帝国境内的接连大败的倭军如果再失去高丽,那这场战争几乎就打不下去了。
      为了维持百万人以上的军队在帝国战场上,倭国内部经济已经濒临崩溃。
      本就物产不够丰富的倭国又失去了帝国关外这个重要的占领区,这导致现在的倭国国内民众的生活越来越差,口粮早就实行了配给制,如今更甚,大多数人都已经吃不饱了。
      战争初期,倭国从帝国关外攫取的利益确实让很多倭国人吃到了战争的红利,但多次战役的失败使得这种红利很难维持下去。
      伤亡士兵的抚恤金,武器弹药等军事物资的消耗给倭国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
      由此导致,倭国国内的反战势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人们已经开始反对这场战争了。
      山本内阁在关外被帝国收复之后的一片骂声中黯然下台,清浦内阁上台,上台后的新内阁调整了战争方针。
      将主要精力集中到高丽半岛,务必要保证对高丽半岛的统治,而不是把精力投入到中南半岛去。
      这个方针实际上是错误地,帝国已经集结了百万大军准备进军高丽半岛,在这里和兵势正盛帝国军硬碰硬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如果放弃高丽半岛,将主要精力从帝国战场中撤出来,投入到亚细亚的东南部和天竺去,那倭国还能再和帝国持久作战。
      毕竟现在帝国海军并不是米国和倭国联军的对手,只能缩在帝国周边海域。
      而帝国南方多山,大部队补给困难,很难集结起足够的部队夺回倭军重兵驻守的南方殖民地。
      在海军的优势下,倭国完全可以在南方投入大量兵力,占领大量的殖民地。
      可是对征服帝国的欲望蒙蔽了倭国人的双眼,他们最后还是决定在高丽半岛和帝国进行决战。
      二月八日拂晓,天刚蒙蒙亮,帝国空军的数百架战机就飞过鸭绿江上空,对南岸的倭军重要军事目标开展了空中打击。
      同时,帝国军的数千门火炮轰鸣起来,南岸顿时炮火连天。
      渡江总指挥徐棠上将通电全军,内容只有一句话:\"兄弟们!渡江!杀敌!\"
      \"杀!杀!杀!\"
      以铁卫军为先锋的十二万中路渡江部队首先渡江,并迅速突破倭军在鸭绿江南岸构筑的防线防线。
      当晚,东、西两部渡江部队成功渡江。
      帝国军用木帆船做主要航渡工具,广大官兵发扬英勇顽强、有进无退的战斗作风,面对对岸倭军的炮火,帝国军英勇无畏,千帆齐发。
      于九日早晨胜利地突破倭军上千公里的江防阵地,登上南岸,并迫使倭军大量守军投降,控制了倭军大量火力点,封锁了鸭绿江。
      倭军数艘驱逐舰和巡洋舰试图驶入江面阻挡帝国军的渡江行动,但都被帝国军的空军和地面重炮组成的联合火力网的封锁下被打成重伤,被迫搁浅逃生。
      在帝国军主力成功渡江之后,白川大将组织倭军主力撤退至平安道和咸镜道中部组织防御,放弃东北方向偏僻的北道,缩短战线以提高兵力密度。
      徐棠综合考虑了两军的军事部署和布局情况后,选择了集中兵力攻击咸镜道首府咸兴城。
     

第139章 北高丽反击战[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