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对熊国的战后处理大致是这样的:
      第一,根据民族和文化的不同将熊国肢解成十七个政治实体。
      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一线为分界线,此线以东为帝国总督辖区,以西则由日曼国和奥匈邦联分别划分总督辖区。
      由于帝国和日曼国对靠近北极圈部分领土都有兴趣,但无法谈妥,所以最终划归北欧帝国管辖,但三国协约阵营中各国均有军事通行权和驻港权。
      北欧帝国虽然没有直接参战与熊国正面对决,但其为三国协约提供了军事通行权,使得联军在彼得格勒战役中得以两面夹击熊军。
      而且这一线也牵制了大量熊军兵力,为正面战场上的攻击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由北欧帝国来管辖也算是回报他们的支持了。
      条约的第一款就把熊国的命运敲定了,被肢解后的熊国将再无翻身的可能。
      邓尼金听到这一条之后,表情没有什么变化,也许是早就预料到了,也许是彻底认命了。
      第二条,熊国的高层必须接受三国协约联合法庭的审判,他们要为自己的战争罪行负责。
      邓尼金默默点头,成王败寇,他也没什么可说的,他早就想到前线去,被敌人一枪打死一了百了得了。
      他当然更希望一死了之,不想在公审法庭的现场上名誉扫地,遭受侮辱。
      但这由不得他,帝国,日曼国和奥匈邦联的会派遣联合法官团来负责这次审判,绝对会把他们安排的明明白白。
      第三,占熊国人口大多数的熊族人将被强制迁移到阿尔汉格斯克州和科米州,以这两个州为全部领土建立熊族人的新国家,仍称熊国。
      新国家的领导由熊族人选举,但要报三国协约批准,并且要由帝国驻军看管。
      第四,战争赔款。
      平均下来,被迁移到这个两个州的人都背上了一生都还不清的债务,这笔天价的战争赔款估计要到一百年后才能还清。
      虽说名义上给熊国留下了两个州的地盘,但实际上与傀儡国无异,而且巨额的战争赔款让这些人将沦为奴隶。
      奥匈邦联领导者霍尔蒂·米克洛什担心这样苛刻的条款会迫使熊族人发起大规模地反抗,届时会引发无休无止的治安战。
      陈铭摆了摆手,对霍尔蒂说道:\"不用担心,帝国的核武器就是悬在他们头上的达摩克里斯之剑,一切反抗帝国都能够镇压。\"
      这话不只是说给邓尼金听的,也是说给帝国的这些盟友听的。
      战争很快就要就要结束了,帝国凭借自己打败了天竺国和撒克逊国,并且即将打赢米国。
      对北阿非利加,萨拉森联盟和熊国的战争帝国也出人出力,丝毫没有懈怠。
      论战争贡献,帝国当之无愧是全阵营的第一位。
      如果这几位盟友想要在战后和帝国盘盘道,那就要掂量一下,他们加起来是不是现在联统整个亚细亚的帝国的对手。
      帝国能轻松战胜敌人,自然也能击败想要从帝国手中抢利益的不安分的盟友。
      霍尔蒂听完陈铭的一番话后冷汗直冒,只好尴尬地笑了笑。
   &nb

第179章 肢解熊国[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