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记录

潜龙勿用之溯源[2/2页]

不凡风水征途 天蝎耗子

设置 ×

  • 阅读主题
  • 字体大小A-默认A+
  • 字体颜色
如果一个地方的风水格局中,水的布局符合坎卦的特性,那么这个地方就会充满灵动之气。”
  张不凡好奇地问:“道长,那在道家的修行中,这个八卦阵又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呢?”
  老道缓缓走入阵中,说道:“对于道家修行者来说,八卦阵是一种与天地沟通的方式。我们站在阵中,感受着不同卦象的气场,调整自己的气息和心境,以达到与自然合一的境界。就像你研究风水,也是在寻求人与环境的和谐,本质上是相通的。”
  张不凡看着老道在阵中的身姿,仿佛看到了一种古老智慧的具象化。他也小心翼翼地踏入阵中,顿时感觉一股微妙的力量在脚下流转。他闭上眼睛,试图去感受那股力量,脑海中浮现出自己多年来研究的各种玄学知识,仿佛它们在这一刻开始交融。
  过了一会儿,老道带着张不凡来到道观的一间静室。静室里摆放着一些古老的法器和符咒。老道拿起一张符咒,说道:“这符咒也是玄学的一部分,它蕴含着道家的灵力。在风水上,有时候一个地方被邪祟之气侵扰,就可以用符咒来化解。符咒的力量就像一阵清风,吹散阴霾,恢复气场的清正。”
  张不凡仔细端详着符咒,问道:“道长,那这符咒的绘制有没有什么特殊的讲究呢?是不是也和阴阳五行相关?”
  老道点头道:“没错。符咒的绘制要遵循阴阳五行的规律,从笔墨的选择到符文的书写顺序,都有严格的要求。就像风水布局中,每一个元素的摆放都要符合五行相生相克的原则。”
  在道观的日子里,张不凡每天跟着老道学习,从清晨的诵经冥想,到夜晚的观星望气。他逐渐领悟到,华夏玄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更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对天地万物的敬畏和尊重。
  有一天,老道带着张不凡来到道观后的山上。山上有一个天然的山洞,洞口散发着一股神秘的气息。老道说:“这个山洞,据说是古代一位道家高人修炼的地方。这里的气场纯净,很适合感悟天地之道。”
  张不凡走进山洞,感觉一股清凉之气扑面而来。他在山洞里找了个地方坐下,闭上双眼。在这个静谧的环境里,他的思绪开始回溯自己的研究历程。他想起自己在海外研究降头术时的迷茫,研究风水时的困惑,而现在,在华夏这片土地上,在这个古老的山洞里,他仿佛看到了一道曙光,那是将所有玄学融会贯通的希望。
  当他从山洞里出来时,天色已经渐晚。老道站在洞口,看着他说:“不凡,你在玄学的道路上已经走了很久,但要记住,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掌握多少知识,而在于能否用这些知识去造福世人。”
  张不凡深深鞠了一躬,说道:“道长的教诲,不凡铭记于心。我定当努力,不辜负这片土地给予我的智慧。”
  在道观的这段经历,如同一场洗礼,让张不凡更加坚定了自己在玄学道路上继续探索的决心,也让他离自己成为古今中外集所有风水术大成者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道观奇遇》
  在道观的日子里,除了与老道的深入交流,张不凡还遇到了许多别样的人和事。
  有一天,张不凡在道观的回廊下遇到了一位年轻的道童。那道童眉清目秀,眼神灵动,正提着一桶水,看样子是要去浇灌道观里的药圃。道童看到张不凡,好奇地打量着他,问道:“你就是那个从海外回来钻研玄学的客人?”
  张不凡笑着点点头:“正是。”
  道童眼睛一亮:“那你一定知道很多有趣的东西。我听师父说,你研究风水、蛊术那些神秘的学问。你能给我讲讲蛊术吗?听说那是很可怕的东西。”
  张不凡蹲下身来,和道童平视着说:“蛊术确实神秘又危险。它是一种古老的巫术,通过培育蛊虫来达到某些目的。但这其中的门道复杂得很,不是三言两语能说清的。不过,这蛊术虽然神秘,却也和我们华夏的其他玄学有着微妙的联系。”
  道童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问道:“那你为什么要研究这么可怕的东西呢?”
  张不凡沉思了一下说:“因为我想探寻所有玄学的奥秘,无论是好的还是看似危险的,只有全面了解,才能真正明白其中的根源和联系。”
  与道童交谈过后,张不凡来到了道观的藏经阁。藏经阁里弥漫着一股陈旧纸张和油墨混合的气味。他在阁中翻阅着一些古老的手抄本,突然听到一阵轻微的咳嗽声。他转头一看,发现角落里坐着一位老居士。
  老居士面容消瘦,眼神却透着一股深邃。他看到张不凡在看他,便招了招手,示意张不凡过去。张不凡走过去,恭敬地行了个礼。
  老居士缓缓开口:“年轻人,看你在这藏经阁里如饥似渴地寻找着什么,你是不是也在寻找那失落的玄学真谛?”
  张不凡心中一动:“您怎么知道?”
  老居士笑了笑:“我在这道观里待了许多年,见过不少像你这样对玄学充满渴望的人。你可知,这道观曾经见证过许多玄学的奇迹。”

潜龙勿用之溯源[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