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又说:“你不会是想当什么风水大师来解决我们村的问题吧?就你?”其他几个年轻人也哄笑起来。
张不凡依旧不恼,他只是轻声说:“这地下的气场已经乱了,若不调整,村里的情况会更糟。”年轻人不屑地说:“你就吹吧。”
然而,张不凡开始行动起来。他从村子里找来一些简单的工具,按照风水之法,在村子的几个关键位置埋下了一些特殊的石头和草药。这几个年轻人在一旁看着,都觉得他是在故弄玄虚。
可当张不凡完成这一切后,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原本压抑的气息渐渐消散,村民们也感觉身体舒服了许多。那几个年轻人这才惊讶地看着张不凡,意识到他是个深藏不露的高手。
接着,张不凡来到了荔波小七孔景区。这里的湖水碧绿清澈,七孔古桥横跨在湖面上,仿佛是连接着过去与现在的纽带。周围的树木倒映在湖中,宛如一幅天然的水墨画。
在小七孔附近的一个古镇里,张不凡发现了一些风水上的异样。古镇里的一些古建筑原本是按照八卦布局的,这是一种非常有利于气场稳定和居民生活的布局。但他发现,古镇中有几座新建的现代建筑破坏了这种布局。
有一天,他在古镇的一个茶馆里喝茶,听到几个当地的风水师在讨论古镇的风水问题。他们说得头头是道,但却没有找到真正的解决办法。
张不凡坐在一旁听着,其中一个风水师看到他衣着朴素,便问:“你也是来研究风水的?”张不凡谦虚地说:“我只是略懂一点。”
那个风水师轻蔑地笑了笑:“这风水问题可复杂着呢,不是随便谁都能解决的。”
然而,张不凡默默起身,在古镇里走了一圈。他看似随意地在几个地方做了标记。然后,他找到古镇的管理者,提出了一个简单却有效的方案。那就是在新建建筑的周围按照风水原理种植一些特定的植物,并且调整几处路灯的位置。
开始时,那些风水师都嘲笑他的方案太过简单。但当管理者按照他的方案实施后,古镇里原本紊乱的气场开始重新稳定下来,古镇又恢复了往日的和谐与安宁。那些风水师这才明白,张不凡看似平凡,实则是真正的风水高手,之前不过是在扮猪吃老虎。
最后,张不凡来到了梵净山。梵净山那高耸入云的山峰犹如仙境中的琼楼玉宇。蘑菇石屹立在山巅,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
在梵净山脚下的一个小村落里,村民们正为一件事烦恼。村子里的水源最近变得浑浊,而且村民们总是感觉精神不振。
张不凡在村子周围查看,发现村子的风水格局被一座新建的小工厂破坏了。小工厂的位置正处在村子风水的生门之处,阻挡了生气的流入。
村里有个自以为是的风水爱好者,看到张不凡在查看风水,便走过来对他指手画脚,说他的看法不对。张不凡也不反驳,只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在村子的其他几个方位进行了一些风水调整。
他在村子的西边设置了一个小小的风水局,用几块石头和一些竹子构建了一个简易的聚气阵。刚开始,那个风水爱好者还在嘲笑他,可没过多久,村子里的水源开始变清,村民们的精神状态也逐渐好转。这时,大家才知道张不凡的厉害,而那个风水爱好者也只能灰溜溜地走开了。
张不凡在贵州的这些景区及周边村落的奇遇,不仅解决了风水问题,也让他更加深入地了解了贵州这片土地的独特魅力和风水奥秘。
《张不凡在贵州的风水之旅(续)》
离开梵净山后,张不凡前往了镇远古镇。镇远古镇位于舞阳河畔,河水蜿蜒穿过古镇,将其一分为二,形成了独特的“太极图”形状的风水格局。
当他踏入镇远古镇时,便感受到了这里浓厚的历史文化气息与独特的风水韵味。古镇中的古建筑依山傍水而建,青石板路在岁月的打磨下显得格外光滑。张不凡沿着河岸漫步,看着河面上的游船缓缓驶过,泛起层层涟漪。
然而,张不凡敏锐地察觉到这里似乎隐藏着一些风水上的隐患。尽管整体的太极格局依然存在,但在一些细节之处,现代的商业开发对其产生了微妙的影响。他发现,古镇中新建的一些酒吧和旅店,其招牌灯光过于刺眼,且颜色杂乱,这种光煞在风水上会干扰古镇原本和谐的气场。
在古镇的中心广场上,张不凡正仔细观察着周围的风水布局,这时一群游客围了过来。其中一个身材魁梧、穿着华丽的男人看到张不凡专注的样子,便好奇地问道:“你在这儿看什么呢?难道是在找什么宝藏?”他的话引起了周围人的一阵哄笑。
张不凡礼貌地笑了笑说:“我只是在看看这里的风水。”那个男人听后,不屑地哼了一声:“风水?那都是些封建迷信的东西。现在都什么时代了,还信这个。”
张不凡没有争辩,只是淡淡地说:“有时候,古老的智慧有着我们意想不到的力量。”
文明探寻之贵州[2/2页]